江苏切换
新闻
江苏省雨花经济开发区建立转型升级大平台 全力打造5+1产业园
2013
04/19
13:59

作为雨花台区实现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重要区块,雨花经济开发区今年走过10个年头,10年躬耕发展,取得的业绩可圈可点。

雨花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00年12月,总规划面积27.6平方公里;2002年3月,一期内5.34平方公里被南京市批准为首批“市重点乡镇企业园区”;2006年5月经国家发改委审核成为第六批省级开发区之一;2007年3月,被省发改委正式授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现代物流业)”;2011年6月,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为“江苏国家数字出版基地”;2011年12月获批江苏省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示范区;。2011年8月,南京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以打造“一谷两园”软件产业集聚区为重点高标准建设中国软件名城的意见》,未来几年将着力打造包括雨花经济开发区、雨花软件园、铁心桥工业园等在内,规划面积近70平方公里的中国(南京)软件谷,并创新体制机制,成立了中国(南京)软件谷党工委、管委会。雨花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截止2011年底,除中电十四所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3名中科院院士、3000名专业技术人才之外,开发区共有8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所,1784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4152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1355名、留学归国人才21名、博士学历人才22名。

一、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规划引领新发展

雨花经济开发区位于南京市主城区西南部毗邻奥体中心,长江三桥穿区而过,目前是主城区最大的开发区。宁马高速、南京绕城高速、南京绕越高速、南京长江三桥、京沪高速铁路、地铁12号线等数条高等级快速通道汇集园区。近年来,随着跨江发展的战略实施,“河西板块”的梯度辐射,大板桥新城一体化的快速崛起,雨花经济开发区的优越区位、经济地位更加得天独厚。

雨花经济开发区总规划面积27.6平方公里,一期规划面积8.04平方公里、二期规划面积5.56平方公里、三期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及沿江岸线规划面积4.4平方公里。北起秦淮新河,南至梅山,东起宁芜铁路,西至长江。总体规划和一期、二期控制性详规已经市政府批准,三期规划正在抓紧调整中。随着市委市政府“一谷两园”战略的实施,南京中国软件谷控规和详规正在重新制定,将着力打造中国第一软件产业基地、中国最生态的软件产业的示范区,形成“双核”(“主核”为安德门软件谷产业服务中心区,位于软件大道与宁丹路交汇地区;“次核”为定坊产业服务中心区,位于秦淮新河南部地区),“双轴”(软件产业发展轴,指软件大道,指现状软件产业集群发展带;软件产业联系轴,指宁丹路,软件谷内部功能、交通和生态景观的联系轴。),“三片”(雨花软件园片区,城市配套片区,铁心桥软件绿谷)的新的空间结构格局。新的产业版图将为开发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提供更加肥沃的土壤,成为两化融合第一试验田。

二、日渐成熟的产业定位科学引领新建设

目前,雨花经济开发区正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人才第一资源、教育第一基础、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驱动力这“四个第一”的发展战略,加快“科学雨花、生态雨花、和谐雨花”的建设步伐,立足园区区位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着力发展以中电十四所、互联网软件园为代表的软件研发类产业,以苏宁物流、红太阳原料城、汽车商贸区为代表的现代商贸服务业,以时代传媒、宝德科技为引领文化创意产业,以江苏洋河酒厂为代表的总部经济等主导产业。未来发展版图中,雨花经济开发区将充分利用已有的加工制造和工业化基础和优势,加快引入和培育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服务、生产性服务、创意设计等技术创新能力强、信息化程度高的新兴企业和潮头企业,并着力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我区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打造南京中国软件谷特色板块。

开发区自成立以来,已经投入50多亿元完善了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110万平方米拆迁任务,累计拆迁农户4700户、企业130余家,高标准建成了“五纵四横”约34公里园区道路,配套完成了约13平方公里供水、供热、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二期已经有18个项目落户,基础设施框架已全面拉开。三期已经初步建成1000亩生态湿地公园,剩余三桥连接线以北6平方公里正在规划建设“城市森林”项目和百里秦淮风光带项目,将建成为南京市高尚住宅区。为充分挖掘园区的生态环境和区位条件优势,近期开发区将启动建设滨江大道跨秦淮新河大桥和中兴路北延对接河西新城江东南路南下两大工程,全面对接河西主城路网,加快融入南京主城发展的步伐。未来,南京中国软件谷统一规划建设将加快生态、网络、电信、研发、制造、配套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基地发展提供全面保障。

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5亿元,同比增长20%;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97亿元,同比增长17.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3.7亿元,其中工业投入37.3亿元;完成软件及信息服务收入11亿元;注册外资实际到账4000万美元;新增500万以上楼宇企业1家;新增软件面积5.1万平方米;引进软件企业9家;新增软件人才120人。

三、转型发展的迫切思考未来需要新引擎

经过深入思考和细致谋划,雨花经济开发区找到了求解的途径:抢抓融入河西发展战略、并入中国(南京)软件谷发展战略等历史性机遇,积极打造转型升级大平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调结构、促转型”这一科学决策。

(一)突出五个提升。雨花经济开发区坚持现代商贸、软件研发、文化创意、总部经济等主导产业定位,进一步集约、节约土地,向空中要效益,努力形成规模化集聚,构筑特色优势。一是土地价格提升。紧抓雨花台区城市南移、地铁12号线途经园区的区位交通现实机遇,以土地价格作为杠杆强塑企业集约土地意识,突破以往20万元/亩地价,向32万元/亩-45万元/亩进军。二是土地利用效率提升。新引进项目土地使用面积直线缩小到30亩及以下。珍惜现有稀缺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三是建筑容积率提升。新引进项目的建筑容积率已由以往的0.7到1.5之间调整到现在的2.0-3.5之间。土地利用实现向集约化、高强度开发快速过渡。四是建筑形象高度提升。即建筑高度由单层、复式厂房向50-80米转变。摈弃1-5层的低质简单加工、物流仓储类企业,打造建筑高层10层以上的高品质企业,招商引资正在走品质化精品路线。五是产业质态提升。产业发展方向由生产制造业向现代商贸业、文创和总部研发转变,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步伐,打造绿色生态产业谷。抓住微笑曲线的研发、销售两端,以地价、容积率的提升带动产业质态向高、轻、优攀升,朝着“投入最小化,效益最大化”方向迈进。

(二)大力推进“5+1”产业园建设。一是全力加快雨花国际汽车商贸区(C-park产业园)建设。今年促进商贸区规划建设方案尽快获批,力促土地挂牌条件尽早具备,早日全面启动汽贸区“分项目分地块”挂牌。着力打造4S店+现代商业+总部的新型4S园模式,加快形成现代商贸业集聚区;打造开发区现代商贸业发展的核心支撑,未来引领园区及周边地区的商贸业发展。二是注重江苏雨花国家数字出版基地(D-park产业园)的建设。作为全国第九家的数字出版基地将和其他数字出版基地错位发展,建立差异化数字出版基地并做大做强;将从机构管理、市场化运作、政策制定等方面着手,高水准建设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将以凤凰传媒、新华传媒等为依托,形成一批以网络游戏、动漫、手机出版物等为主要业务方向的骨干企业。三是打造雨花科技孵化产业园(T-park产业园)。作为全区唯一的创新创业特别社区,力争把产业园建设成为开发区科技企业的大孵化器,以开发区科技孵化器中心为依托,建设N个共建孵化器,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输出管理转变,到十二五末,力争孵化企业500家。四是积极推进南京互联网软件产业园(I-park产业园)集群发展。抢抓中国(南京)软件谷规划开发建设的机遇,抢抓中国(南京)软件谷全面建设的机遇,整合政策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人才优势,以互联网产业园为重点,加快建设孵化器,到2012年底,力争引进入园孵化软件企业200家。五是加快建设人才培训基地(T-park产业园)。坚持以人才引领高端产业发展,形成开发区的人才高地。扩大中软国际与开发区共建产业园的合作力度,出台相应的培训扶持政策,吸引人才加盟园区发展,启动开发区引智工程。

六是全面启动“1”,即城市森林建设。力促城市森林开发建设办公室迅速投入运行,加大对上级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尽快编制城市森林方案和规划并付诸实施,早日建成具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合一的建设项目。

“5+1”产业园区将根据产业发展特色和定位,逐步探索形成“工业优化提升”、“先进制造”、“文化创意”、“协同商务平台”“高档商务旅游休闲”等特色两化融合发展模式。

“十二五”期间,开发区人将大力发扬“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拓进取、追求卓越”的开发区精神,坚持走高端化、集聚化、特色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工业化和信息化齐头并进,融合发展的战略,努力把开发区打造成“产业发达、特色鲜明、生态优良的现代化滨江新城区”。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