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切换
新闻
苏州吴中区商务局
2013
02/01
10:04

吴中区位于苏州南部,北依苏州古城区,东连昆山,南接吴江, 西衔太湖; 四周还分别与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虎丘区)、相城区接壤;与无锡、宜兴、浙江湖州隔湖相望。全区总面积742平方公里(不含太湖水面),2008年末户籍人口人口59.57万。

吴中区交通便捷,北有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东有苏嘉杭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纵越全境。区境扼太湖之出口,为长江三角洲重要水利和交通枢纽。境内20多条骨干河道纵横交错,沟通太湖、澄湖、石湖等湖荡。

吴中区地处中亚热带边缘,属季风气候过度类型。因受海洋和太湖水体的调节作用,常年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故宜农宜林,宜渔宜牧,是名副其实的江南“鱼米之乡”。

吴中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古吴文化的发源地。如果从三山岛哺乳动物化石和旧石器的发现来推断,大概有一万多年历史;如果从商代末年(约公元前12世纪)泰伯、仲雍避奔江南建“勾吴”算起,至少有三千多年历史(此后春秋战国时期先后被称为吴、越、楚);如果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建立吴县算起,则有二千多年历史。 秦初,吴县地域广大,包括现在的常熟、吴江、嘉兴等地在内。秦之后,吴县的地域、辖属屡有变化。至东汉末年,吴地属孙权割据地。晋武帝灭孙皓,分天下为十九州,吴属扬州。晋太康四年(283)县境北部析置海虞县(今常熟市)。宋、齐、梁、陈四代吴县均为吴郡。梁代侯景之乱时,吴郡一度还曾被称为吴州,后吴州、吴郡、吴县治所同驻一城。隋唐时代,吴地平息战乱后区辖有所变化。隋开皇九年(589)改吴州为苏州。十一年(591)吴县县治迁徙至横山(今新郭镇)。唐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析吴县东部地置长洲县,两县分境合城而治。 隋唐时代,吴县的农田水利和漕运事业得到较大的发展。大业六年(610),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吴县不仅成为江南运河航运的要地,也使大片 的农田灌溉得到了改善。“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这些诗咏真实反映了当时吴县物阜民丰的繁华景象。交通的改善,使吴县的手工业和多种经营也同时得到发展。丝织和刺绣等开始盛誉天下,产品逐渐运销海内外。

洞庭山的橘子、枇杷等花果成为“贡品”。“洞庭橘熟万株金”、“树树烟笼疑带火”即为洞庭山区果林的生动写照。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吴、长洲两县均属浙江西路。

吴中区的古镇是游人纷至沓来的好去处,如甪直、东山、西山、木渎、光福等地,其中以甪直“水乡桥镇”最具特色。甪直镇内古有“72顶半桥”,今存各式石桥41座,是我国桥梁最多的市镇,有“古桥博物馆”之称。境内还有依傍京杭大运河的宝带桥,是我国现存最长的连拱桥。1992年,在胥口新建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增添了许多新的旅游景点;1994年建成中国内湖第一长桥太湖大桥,更是锦上添花,形成了独特的桥岛胜景。

撤市设区后,吴中区与古城区、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无缝对接”,找准自己在工业化、城市化中的位置,合理调整产业布局,确立了经济发展的战略转移,形成了新的发展态势。以开发建设苏州城南工业带和环太湖旅游经济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和增长点,计划用5~10年的时间全面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率先建成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以崭新的面貌成为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天堂中的天堂”。

经济综合

吴中区的工业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社办企业开始起步,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全区工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壮大,目前已形成了从传统的丝绸、服装、工艺、建材、化工到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工业已经成为全区经济的主要支柱。2002年全区实现工业产值322亿元,实现工业销售304亿元,利税25.4亿元。 进入新世纪,吴中区抓住撤市建区的契机,作出了加快开发建设200平方公里的苏州城南工业带的战略部署,全力构筑工业经济发展新的载体,营造新的优势,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苏州城南工业带的基本目标是,以省级吴中经济开发区为龙头,向东、向南、向西拓展,形成“一个中心区、两个配套区、一个经济区”。通过3--,5年的开发建设,形成200平方公里的大开发构架,最终形成300--,500亿美元的项目投入、50--,80亿元的财政收入,全区人均GDP达到8000--,10000美元,成为吴中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和核心增长极。

工业

全区工业经济发展迅猛,按照苏州市的要求,努力构筑外向型经济、民营经济和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型企业“三足鼎立”的新格局。外向型经济优势明显,至2003年4月,全区共有注册外商投资企业1052家,累计注册外资25.2亿美元。特别是近年来吴中区不断完善各种投资环境,着力构筑高水平、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外商投资企业投资强度不断增大、质量不断提高、规模不断扩大,美国施乐公司、日本日立、东芝、西铁城、丸红、三菱、旭华成、中国台湾智宝、雅新、迎广、佳鼎等著名跨国公司纷纷人驻吴中,绝大部分外商投资企业在吴中区取得了良好的投资收益。吴中区与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和贸易关系,2002年全区实现进出口贸易总值12.4亿美元,开放型经济对全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全区经济新的生力军。至2003年4月,全区注册民营企业4896家,注册资金49.7亿元。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型企业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一批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广阔、市场形象良好的企业快速成长,对全区经济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

苏州吴中经济开发区是1993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的首批省级经济开发区之一。这里北依苏州古城,东邻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西连太湖风景区和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与吴江市接壤。京杭大运河、205省道、苏嘉杭高速、苏州绕城高速(南段)贯穿全境,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近在咫尺,交通十分方便,区位优势明显,是苏州城南工业带的核心。进入新的世纪,吴中经济开发区已成为一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投资热土。开发区内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高效优质的服务体系,吸引了众多的中外客商。 目前已有1000多家企业进区落户,其中外商投资企业超过270家,分别来自美国、日本、荷兰、法国、新加坡、韩国、 加拿大以及台湾、香港等17个国家和地区,投资置业领域涉及精密机械、电子及IT产业、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工艺服饰、新型建材、房地产等10多个行业,已批准外商投资总额超过25亿美元。2002年开发区实现工业产值65亿元,销售收入63.34亿,利税总额5.5亿元,增长65.8%。

一批镇级工业园区迅速崛起,势头良好。木渎、甪直作为全区经济重镇,工业发展继续在全区处于领先。长桥镇经济开发区创建于2000年5月,位于吴中经济开发区石湖路两侧,是“江苏省新材料星火技术密集区”,现有外商投资企业30家,民资企业23家。区内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6只,并承担了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2项、国家级暨省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2项,国家级暨省级火炬计划项目5项,省级星火计划项目3项,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项目15项,市级科技项目23项,已形成了明显的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优势。胥口镇是吴中区近年来升起的又一颗外向型经济新星。胥口工业园 由“苏州胥江工业园”和“苏州香山工业园”两部分组成,总面积10平方公里。这里基础设施完备,紧靠苏州绕城高速西山(胥口)道口,区位优势明显。 目前已有。30余家外商投资企业和近百家民营企业进区落户,发展前景广阔。此外,全区各镇都创建了各具特色的工业开发区,为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批快速成长的规模型企业,成为全区工业经济发展的旗帜和缩影。1993年脱胎于校办企业的江苏吴中集团公司,十多年来,产业不断拓展,涉足服装、医药、房地产、教育信息软件与网络、基础设施工程配套、商贸、资本运营等领域,初步成为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的企业集群。1999年,由江苏吴中集团控股的“江苏吴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沪挂牌上市,被誉为“中国普教第一股”。位于木渎镇的江苏金猫工业集团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跨行业、多方位的国家级乡镇企业集团公司,拥有固定资产近15亿元,职工4000余人,连续多年位居省建材行业年利税第一大户。其核心企业苏州金猫水泥有限公司,年产高标号水泥170万吨,是中国水泥工业的新星,全国最大的水泥工业基地之一,生产的“金猫”牌水泥享誉海内外。位于吴中经济开发区的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主要开发生产头孢类广谱抗生素及新一代抗过敏药物、糖尿病药物、消化系统药物、泌尿系统药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物、类风湿关节炎药物、抗高血压药物等化学药品。产品质量稳定,销量国内领先。惠氏—百宫(苏州)制药有限公司,是美国家庭用品公司在吴中经济开发区投资的现代化制药企业,主要产品有抗生素类药、妇女保健品、多种维生素及钙补充剂等,是全国医药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由世界500强之一的台湾雅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吴中经济开发区投资的雅新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是吴中区现代电子产业的代表,主要生产与佳能、富士、夏普、索尼等知名晶牌配套的电源供应器,同时研究开发了背投电视、显示器、DVD播放机、家庭剧院等,产品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誉。苏州天马医药集团是吴中区第一家私营企业集团公司,主要生产无水乙醇、草酸二乙酯等医药中间体产品,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商务局

联系地址:苏州市吴中区越溪塔韵路苏街198号吴中商务中心B座18-19楼。

联系电话:0512-65252452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