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切换
新闻
张家港市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孕育孵化服务新模式
2013
02/16
10:43

相比较更为成熟的美国模式、以色列模式等,孵化器对于中国很多中小企业仍是租房、优惠政策的代名词。然而,位于江苏省张家港经济开发区的张家港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却打破了这种思维定式,由内而外做足孵化经济的核心——服务,服务,再服务。目前,该创业中心的核心服务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入驻,产生了可喜的服务增值效应。

对接民间资本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建初期,往往都会遇到资金缺乏的困难,致使高新技术难以实现转移。为了帮助企业渡过资金难关,张家港创业中心设立了中小企业科技创业基金,既雪中送炭,又锦上添花,将资金提供给真正需要的企业。创业基金自设立以来,不仅加快了该市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也极大地增强了创业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吸引力。

除了动用财政资金外,该创业中心还注意将民间资本与企业进行有效对接。进驻中心的孵化企业,大都是缺乏银行认可固定资产的中小企业,银行贷款这条路基本走不通。与此同时,这些高科技企业初创期的研发费用往往少则几十万元、多至数百万元,创业基金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为此,该创业中心想方设法寻找民间资本与优质项目对接,从根本上化解资金难。已经从创业中心毕业的苏州沃斯汀化学新材料有限公司,在创立之初就是通过该中心工作人员“牵线搭桥”引进了大量民间资本。当时,张家港市两名自然人分别出资600多万元,共取得公司45%的股权,剩余股权由创业者——海外留学生以技术作价900万元持有。

移植管理经验

作为一个良好的技术转移平台,多年来,张家港创业中心一直加强与各地高校、海外留学人员协会的联系和互动,将该中心的触角延伸至各个高科技项目密集区、项目源头和功能服务区,带来了许多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科研项目,并通过创业中心将科技成果产业化。

然而,仅有技术是不够的,初创企业最需要的莫过于管理、投融资、质量认证等方面的培训。据该创业中心负责人介绍,孵化器的宗旨是孵化培育科技型企业、科技型企业家,孵化高新技术项目、培育专业化人才是创业中心不可偏废的两大任务。科技型初创企业管理团队很多都是纯技术出身,普遍缺乏企业管理、市场开拓、品牌运营、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知识和经验。针对这种状况,该中心联系政府职能部门、各类培训机构举办了相关培训,大大提高了初创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了入驻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存力。同时,大量民间资本的进入也在客观上移植了成功企业的管理经验,在项目对接的同时,出资方也给在孵企业注入了不少先进的管理理念。

引进中介机构

针对初创企业的特点,张家港创业中心不断完善支撑服务体系,除了为企业提供孵化场地租赁、物业管理、商务服务、工商税务咨询等服务外,还通过整合社会公共资源,引进中介服务机构,联合为企业提供公证、会计事务咨询、银行信贷、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认证等各项专业服务。目前,已有金泰科创投资公司、长江会计师事务所、梁丰律师事务所、金税税务代理、中国银行等服务机构与中心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为入驻企业提供高水准、差异化的个案服务。

纵观世界各类型孵化器的成长发展,物理空间、专业服务团队、专项孵化资金、相关创新政策、中介服务机构是构成孵化器建设的五大基本要素。随着孵化企业规模的扩大,伴随着产品、市场、经营思路的不同,笼统、共性的服务模式已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个性化贴身有效的服务正成为主流。在历经短短4年的发展之后,张家港创业中心将服务作为最大的特色,真正实现了孵化器由“器”向“孵”的重要转变。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