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切换
新闻
徐州经济开发区:经济大发展民生大改善
2013
03/19
11:22

近年来,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运作社会事业,在推进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同时,心怀百姓,民生与发展同步走,以发展普惠民生,不断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让百姓有了盼得来的希望、摸得着的实惠。

一、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幸福指数。

一是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于民,近年来,开发区启动了迁村并点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工程,辖区内合并建设了十几个新型社区,并进行了绿化美化,实现集中安置、社区化管理,让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感受到了城市生活的美好。

二是积极拓展就业岗位。新型社区建设的目的是富民,党工委、管委会在重点抓好群众的创业和就业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区内企业多、交通便利等优势,积极引导群众通过发展运输、餐饮、房租等三产增加收入,让更多的劳动者获得致富机会,并依托农村社区和区内企业,积极拓展就业岗位,加大培训力度,就地就近解决群众就业问题,切实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切实保障了群众上楼后过上富足的生活。

三是救助体系日臻完善。过去老百姓的抽屉里放着的东西大多是三提五统本和农业两税单据,现在抽屉里放的是生活费领取证、合作医疗本、养老保险本、尊老金领取证等等。不仅如此,每个社区还兴建了健身广场、居家养老服务站。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日臻完善,社会救助水平持续提高,困难群体、优抚群体和孤老、孤残、孤儿等特殊群体的保障和救助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老有所养,贫有所济,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开发区完备的社会保障构筑了一道道亮丽的福祉符号,让每位开发区人内心充满了归属感、自豪感和幸福感。

二、透视富足民生,彰显幸福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阐述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奏响了“民生改善”的时代最强音,其主题之一就是努力让老百姓的幸福感更加浓厚,透视开发区老百姓富足民生,处处彰显幸福内涵。

一是企业下岗人员的幸福感。三口之家的刘女士,曾和丈夫都是企业下岗人员,儿子在开发区内上中学,夫妻俩在开发区内的企业都找到了工作,家庭月收入4500元左右。她认为,开发区的发展给她一家人带来了幸福。因为开发区企业多,就业机会也多。如今她们全家在开发区购买了商品房,日子过得很幸福、很满足。

二是国营企业退休职工的幸福感。林先生是国营企业退休职工,今年61岁,全家4口人。儿子因意外导致二级肢体残疾,每月享受民政部门发放的440元救助金,儿媳在开发区内的企业打工,月收入1500元。林先生对幸福一词感慨万千。他说,收入很稳定,生活有保障,看到的是美丽,感受的是和谐,内心充满的是幸福。

三是失地农民的幸福感。失地农民程先生今年48岁,全家5口人,在一家私企工作,月工资在3000多元左右,年终有奖金。妻子在家照顾父母、孩子,父母亲每月都能领取养老金、尊老金、生活费等大约在750元左右,拆迁安置了3套住房,闲置的一套出租每月700元。从程先生脸上的笑容里看出了他心中的那份富足。

普通群众的心声诠释了幸福感的真正内涵,同时反映了开发区百姓幸福指数的年年提升。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