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切换
新闻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增创江苏发展新优势
2016
06/20
15:51

(原标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增创江苏发展新优势)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我国经济发展全局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战略部署。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江苏省委、省政府对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作了部署。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把这项工作摆在经济工作重要位置来抓,深入进行研究部署。目前全省上下思想认识高度统一,工作推进有力有序。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引领实践,确保把路子走正、走稳、走好。

一是在全面掌握科学体系中准确领会。去年11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了深刻阐述,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江苏省结合自身实际作了梳理,进一步明确了框架性的思路和工作要求,包括根本目的、主要目标、基本路径、重点任务、科学方法等,力求全面准确地领会总书记的重要思想。

二是在紧密结合江苏发展实践中加深理解。经过30多年发展,江苏供给总量和规模都已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平台。在实现“由农到工”“由内到外”转型的基础上,江苏把创新驱动发展摆在全局更突出的位置,着力推动经济“由大到强”的第三次转型。这些年,江苏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但过去的供需对接、供需平衡都具有阶段性特征,现在供需关系已经并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江苏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不高的问题日益凸显,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不是周期性而是结构性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化解当前突出矛盾的关键举措,也是江苏经济凤凰涅槃的重大机遇。

三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大框架下深刻体悟。从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到确立新发展理念,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社会,都得到高度关注和广泛认同。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江苏省委结合开展“两学一做”专题学习教育,要求全省上下牢牢把握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几个重大原则,切实增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

坚决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去”是为了给有效供给腾出空间,必须主动去、坚决去、去到位;“降”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必须动真格、下真功、见实效;“补”是为了拉长供给体系的短板,必须“补”在薄弱处、关键处、紧要处。

坚定不移去产能。江苏省去产能的重点行业,在中央明确的钢铁、煤炭、水泥、平板玻璃的基础上增加了船舶行业,同时确定在轻工、纺织、印染、电镀、机械等其他传统行业退出一批低端低效产能。“十三五”期间,江苏将压减粗钢产能1750万吨;退出煤炭产能836万吨;退出水泥产能600万吨;2018年前退出平板玻璃产能800万重量箱;船舶行业在前两年化解670万载重吨的基础上,今年再化解330万载重吨。出台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行动方案,建立了产业投资项目库。制定综合性鼓励政策,支持产能过剩行业加快兼并重组步伐。把握好“僵尸企业”出清的时机、节奏和力度。

精准施策去库存。针对房地产市场区域性特点,江苏省房地产去库存的总体思路是:强化一个责任,就是强化市、县政府去库存任务的主体责任;坚持两项原则,就是坚持分类指导、因城施策的原则;明确三条路径,就是实施精准去库存、联动去库存和转型去库存;突出四个结合,就是将去库存与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常住人口市民化结合,与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结合,与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结合,与加快房地产行业转型升级结合。计划到今年底,全省住宅类商品房库存去化周期控制在16个月以内,到2018年底全省商品住宅库存去化周期控制在14个月以内。

稳妥有序去杠杆。针对政府和企业杠杆的不同特点,坚持分类审慎操作,合理把握去杠杆的节奏和速度,有序降低杠杆率,防范化解各类债务风险。政府性债务方面,江苏债务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偿债能力总体上是适应的,其中也形成了一批优质国有资产。江苏将继续严控新增政府债务规模,有计划地安排偿债资金,确保不发生政府债务危机。企业债务方面,抓住资本市场改革机遇,发挥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融资功能,大力支持企业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同时,着力防控金融债务风险,稳妥推进“破圈解链”,积极探索建立处置不良资产绿色通道,逐步缓释潜在风险。

多措并举降成本。出台降成本的意见,提出省级层面降成本32条举措,全面取消省定行政收费项目,实行省定涉企“零收费”,今年可望为企业直接减负1000亿元。同时,要求各地尽最大努力,拿出实实在在的“干货”,让社会监督、企业评判、市场检验。今年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同比下降0.6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再取消和下放一些含金量较高的行政审批事项,努力降低企业隐形成本。

抓住关键补短板。锁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采取项目化推进的办法,启动实施5大补短板专项工程,计划5年投入2.1万亿元。今年重点实施200个补短板重大项目,确保年度完成投资4000亿元。注重发挥社会资本作用,进一步放开市场限制,继续推广并不断完善PPP等新型投融资模式,推出一批发展前景好、盈利预期强的合作项目。

工作中,注重“五个结合”:一是把中央精神和江苏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对中央提出的明确任务,不折不扣落实下去;对中央的指导性意见,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贯彻好。二是把使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结合起来,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同时强化组织引导和政策配套。三是把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结合起来,在重点抓好供给侧改革各项任务落实的同时,注意适度扩大总需求。四是把促改革和稳增长防风险结合起来,既注重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解决问题,又把握好改革的节奏和力度,平衡好各方面关系。五是把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和完善体制机制结合起来,既抓好重点任务的落实,又致力于建立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的体制机制。

把“一中心”“一基地”建设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规划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聚焦的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核心是创新驱动发展,目标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加中高端供给,是江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和重大举措。在建设“一中心”上,计划经过5年努力,基本形成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框架体系,主要创新指标达到创新型国家中等水平;经过10年奋斗,形成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的核心功能,成为全球产业技术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部分创新指标跨入创新型国家先进行列;到2035年左右,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在建设“一基地”上,到“十三五”末,新型工业化基本实现,制造强省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若干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到2025年,形成创新突破与国际同步、智能制造与国际对标、产品质量与国际接轨的先进制造体系,全要素生产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进入全球制造的先进行列。

建设“一中心”“一基地”,当前重点抓三条:一是强化企业主体作用。引导企业把制造的根扎在研发上,特别是把企业研发机构做优做强做活,提升创新效率。为了引导和支持企业参与“一中心”“一基地”建设,江苏推出了企业制造装备升级和互联网化提升两大计划。二是大力集聚创新资源。立足全国、放眼全球,着力引进一批世界著名研究机构、跨国公司区域性研发中心,吸引一批国际知名院校合作办学,引进一批经验丰富、实力较强的国内外股权投资机构,增强高端创新要素供给能力。三是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相融合。整合科研、产业、资本等发展资源,重点围绕产业链当中影响核心竞争力的部分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当中形成关键技术的领域跟进资金链。

江苏半数以上的公共预算收入,80%左右的工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来自开发区,省委、省政府引导全省各级各类开发区着力推进企业、城市、人才“三个国际化”,当好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主阵地、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示范区。

今年以来,江苏实现了经济发展、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良好开局。一季度,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509亿元,增长8.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3%,其中技改投资增长28.1%;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5%。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央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江苏省委、省政府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树立必胜信心,坚定不移地把这项工作向前推进,努力增创江苏发展新优势。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