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切换
新闻
实体经济发达是江苏的鲜明优势,如何进一步强化这一优势
2016
12/12
15:49

实体经济是江苏经济的基石,是聚力创新的最大舞台和聚焦富民的现实基础。我省实体经济产业规模和整体实力都比较强,在全国4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江苏行业规模占全国10%以上的就有18个,并有机械、轻工、电子信息、石化、冶金等6个万亿元级产业。面对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制造业回归”和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双向挤压”,面对人口红利消退和资源环境约束的“双重制约”,必须大力推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凤凰涅槃。因此党代会报告指出,在经济转型升级中要把做强实体经济作为重要取向,促进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大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使实体经济焕发新活力、形成新优势。

增创实体经济新优势,要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创新既包括产品、技术的创新,也包括业态、模式的创新,通过创新让老树开出新花、让新苗茁壮成长。比如好孩子集团,把自主创新摆在核心位置,构建了全球八大研发中心,目前拥有专利超过7000项,成为全球儿童耐用品行业规模最大、品牌影响力最强的领军企业。比如海澜集团,以前从事服装生产,近年来围绕微笑曲线两头做物流、做品牌、做设计、做管理,着力推进品牌连锁经营商业模式创新,实现了从传统的生产制造向服务经济、总部经济的转型,预计今年营收将突破600亿元。

增创实体经济新优势,要为实体经济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当前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已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当务之急要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智能制造快速发展,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促进资源配置优化,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比如亨通集团,全力打造工厂智能化、管理信息化、制造精益化“三化企业”,创建了智能制造示范车间,成为中国光纤光网、电力电网领域规模最大的系统集成商与网络服务商。

增创实体经济新优势,要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营造各类企业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大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把更多金融资源导入实体经济。既要发挥资本市场撬动作用,推动企业重组整合,努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又要支持中小微企业锐意创新、成长壮大,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势头。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