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切换
新闻
寻求江苏经济发展新动能 改革与创新驱动先行
2017
01/10
16:24

11.jpg

1月7日,由江苏省经济学会与江苏省委党校共同主办的江苏经济发展新动能研讨会在南京举行,30余位学者围绕江苏城市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工业绿色发展、绿色理念发展等一系列问题,针对如何寻求并增强江苏经济发展新动能展开研讨。

南京大学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江苏经济学会会长刘志彪在研讨中指出,江苏经济发展动能面临着新的调整。目前,经济中出现供需结构严重失衡,原因就在于软预算约束长期未能得到解决。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背景之下,经济发展必须寻求新动能。

如何解决目前的困境? “要用改革的方法来调整经济结构”,尤其是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刘志彪指出,要进一步打破软预算约束,促进经济进一步分化发展,让“僵尸企业”入土为安,促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他认为,在当前“脱实向虚”的经济环境下,振兴实体经济,是中国经济新动能最主要的来源。发展实体经济的关键在于,在去产能的同时,加大降杠杆、降成本的比率,同时改换企业融资方式,由向银行贷款转向发展企业直接融资。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吴先满指出,增强江苏经济发展新动能,要推动江苏沿江8市(即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泰州、扬州和镇江)的集群发展、融合发展。他表示,目前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城市一体化的国家战略的展开中,在苏南自主创新及上海自贸区的诸多成功经验渗透下,沿江8市融合发展能共享机会,在改善城市互通平台、提档升级沿江工业、构筑产业集群网络、提升长江生态品质、优化区域投融资体系、加快同城化进程、构建沿江协同创新联盟的路径发展下,构建成发展活力足、创新能力强、产业素质高、服务功能强、生态环境美的现代城市群落。

扬州大学商学院教授胡学勤认为,我国的经济转型是以创新驱动型经济为主导,创新驱动型经济是当前经济发展和实现新型现代化的主要路径。通过技术创新驱动、市场需求驱动、技术与市场联合驱动、政府政策创新驱动、企业家创新精神驱动、“四元动力”驱动、技术轨道驱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由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实现经济高效性发展,争夺国际竞争优势地位。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