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迈向更高水平小康 工业大省江苏谁在种田?)
根据江苏方面的资料,2014年前后,江苏种田农民的平均年龄在58-59岁。这也意味着,如何解决务农人员老龄化(“6038”现象,即老人、妇女)问题对经济大省江苏来说已刻不容缓。在某些村落,18-55岁常年在农村的人口不足20%。
但实际上考验不仅在于此。江苏地少人多,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所以,人居的发展、生态、宜居空间在全国都相对“吃紧”。
从全国来看,工业收入超十万亿的有江苏、广东、山东,粮食产量超过700亿斤的有黑龙江、河南、吉林、山东、江苏、安徽。其中,江苏和山东是交叉的工业大省、农业大省,但是,江苏的人均土地面积少于山东。从2010年-2014年,江苏人均耕地面积已从1.03亩下降到0.81亩,已接近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划定的“耕地警戒线”(0.8亩)。从2010年-2014年,江苏耕地面积减少了649万亩。
作为工业大省、农业大省的重叠,江苏单位土地上的工业生产强度和农业生产强度全国最高,因此,生态消耗和环境生态的潜值也最高。这是江苏在生态发展和资源禀赋领域最大的挑战。
近期江苏出台了贯穿“十三五”期间的“263”专项行动计划,11项具体方案本质上就是一场生态环保的攻坚战,如“6”(六治),即重点治理太湖水环境、生活垃圾、黑臭水体、畜禽养殖污染、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和环境隐患。
为着弄清楚“谁来种田”的答案,在本次采访调研中,我选择了从北向南的路线,以徐州的睢宁县和无锡的江阴市作为调研的重点区域,前者农业占比高,是江苏省定的扶贫县、财政转移支付县;后者则是全国工业第一大县、农业占比可以忽略不计。
总体上,“谁来种田”这个话题在江苏的实践中已有了解决方案。
一方面原因是“地少”,在随机的访问中,除北方地区的个别家庭外,大部分以家庭(户)为单位的耕地平均都在2亩左右,加之种植和收割普遍机械化,因此单户的劳动量并不大,也就是说只要做一些日常的农田打理就能完成;另一方面,在农业大县,“土地流转”、“农田托管”等方式成为日常,农户不必要自己亲自动手,每年分得粮食或现金。
行程中,除了特定的扶贫对象、困难群体和特别偏远的地方外,我所随机采访的农户,生活基本都不需要依靠所谓的“口粮田”了。换言之,已摆脱了土地这一物理形态的束缚,温饱问题在江苏早已得到了解决。
对此,江苏省社科院农发所副所长张立冬博士认为,人口老龄化问题并不是中国的独有现象,但老龄化不可怕,可怕的是老龄化人口不具备发展现代农业所具备的素质。因此,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实际上是如何加快培育具备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新型农民问题。国家在2016年的“一号文件”中也提到了要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
我在调研中,也顺路参观了部分“互联网+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兴业态,创办者大多是返乡二代农民工和农家子弟学生、大学生村官,也有专门投资农业的人士,“城市人”是他们的重点客户。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实现更高水平的小康。
有位村干部就认为,过去信息不对称,很多情况无法了解,现在有了互联网,能学到很多关于中国经济的文章,对中国农村和城市的变化有了深刻理解,比如,“1949年以后,中国采取的是工业品价格高、农产品价格低的产业发展方式,这种制度设计有利于城市的财富积累,使得财富在中间流转过程中被大量消耗,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对三农的侵蚀。”
世业村位于长江之中的岛屿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没有任何工业。村干部对要求发展集体经济的理解有所不同,“按照过去的发展思路,田已经分下去了,村集体没有其他自留地,也没有工业,发展三产只能在原有的荒地、填埋沟渠等基础上平整土地进行,是保持一直以来的原样好,还是人工绿化或建个旅游项目更好?”
再向前进一步,是不是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也要让每个村都像华西村一样为家家户户盖一样的别墅?
对农民来说,失去土地就意味着从一个小有产者变成了可能的无产者。小块土地虽不能一定确保农民致富,但至少可以保障基本生存,而城市定居之后假如没有稳定的工作,情况可能会变糟。
因此,有南通、泰州等地区的农户就坚持认为,自己的土地在自己看来是“价值连城”,是越来越珍贵的稀缺品,即使政府或企业出再高的价钱,都不愿意被转为其他形式,“我可以养活自己,没有钱可以去赚,但土地交上去就意味着永远失去了”。
睢宁县分管三农的县委副书记王敏就表示,“实践中有类似的情况,但罕见,对无法协调的采用就近换地的方式满足个别农户的需求。”
几年来,在农村调研,我深刻感触到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好,村级干部的学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感到遗憾的是农村的环境,找不到一条可以直接下河游泳的河道,特别是乱堆乱放的垃圾。至于谈到土地,越来越多的采访交流对象表示不愿意交地,将他们的意思翻译成文字就是:城市并不一定是发达、进步的象征或现代化的标志,人的居住地只有是否宜居之分,城市并不一定让生活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