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江苏样本: 体制创新打破人才束缚 欲建全球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王海平 江苏报道
创新,已成为江苏本轮“转型提升期”的第一驱动力。
不过,与北京、上海等提出的“全国性、全球性”的创新口号不同,江苏“区域创新中心”的定位锁定在与产业发展的协同上,提出了“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教授刘志彪认为,江苏实体经济占经济总量超过80%,制造业优势明显,但整体上高附加值的产业活动内容掌控在西方发达国家和跨国企业手里,因此要通过创新,把利用低端要素投资驱动型的发展模式,改造为面向国内外市场的自主创新发展模式。
瞄准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根据江苏“十三五”规划,江苏“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目标实行“三步走”:第一步,到2020年,基本形成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框架体系,主要创新指标达到创新型国家中等水平;到2025年形成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的核心功能,成为全球产业技术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达到或超过中国制造2025既定目标,部分创新指标跨入创新型国家先进行列;到2035年左右,则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要实现这一目标,江苏的产业基础优势突出。数据显示,江苏实体经济占经济总量八成以上,工业经济规模总量已连续6年位居全国第一,万亿级行业达到6个。此外,江苏规模工业企业、中小企业数,均居全国首位;2016年江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5万亿元、利税1.5万亿元、利润9000亿元,利润占全国总量超过1/7。
不过,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江苏目前的产业多数仍然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
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旁听的2017年度全国两会小组讨论上,就有江苏籍代表委员批判了普遍存在的“为创新而创新”现象,导致部分企业的“创新”最大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而不是以更加市场化的方式去实施。换言之,创新能力目前仍以“跟踪、并行、领跑”并存、“跟踪”为主,产业总体上仍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
一位江苏籍人大代表提出,江苏经济发达,但为何没有出现华为、腾讯等“链主型”、“独角兽”的龙头企业,缺乏创新的代表性企业?“如果长期不能形成阿里巴巴、华为这样的创新企业,发挥出带动作用、吸引若干中小企业为之配套,那么江苏原有形成的产业集群的含金量就会慢慢丧失,继而影响到整个创新创业的氛围,因此,需要有代表国际水准的标杆型企业。”
对此,有来自江苏省科技系统的领导进行了回应。他表示,从政府方面看,一方面是进一步深化“放管服”,下放权力,给予科研机构在人财物方面最大的自主权;其次是明确和增加投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从2016年开始的3年内,江苏明确统筹安排省级各类资金和基金超过1000亿元,用于支持创新。
上述领导强调,对政府而言,从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角度出发,是建立“普惠性”激励措施。比如,提升财政资金直接扶持收益,对面广量大的普通企业都可以获得财政资金普惠性补助等。
引导人才聚集
创新的另一个关键点,是人才的聚集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目前,江苏省在这一点上也在政策上“松绑”。
有来自高校的代表指出,目前江苏已明确允许高校院所自主确定岗位结构比例和岗位标准,且“成果转化收益全部留归高校院所,不再上缴国库”;同时,职务发明成果转让收益用于奖励研发团队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且不纳入本单位工资总额基数、不计入绩效工资等措施,这些革命性的做法很快会突破传统发展模式。
江苏省人保厅副厅长朱从明此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创新驱动的本质就是人才驱动,目前江苏人才资源总量已达1076万人,但短板在于对人才效用发挥的机制上。
“现在,有序下放专业技术岗位设置自主权,由机构自主设置岗位结构比例和岗位标准;也可以自主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和具有创新实践成果的科技人员等。”朱从明表示,以往企业招收博士后一定要与高校联合招收,但现在进行改革,规定具备招收条件的企业工作站可以自主招收博士后,这就为企业“未来规划”积累了人才。
重庆大学原副校长、江苏产研院执行院长刘庆表示,通过改革,取消了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绩效支出比例的限制,由所在单位自主分配,向一线科研人员倾斜。同时,对参与项目的研究生、科辅人员等,给予必要、较高的劳务支出。
“在离岗期的3年内保留原来的人事关系,离岗创业人员等同为在岗人员参加职称评聘、岗位等级晋升。”一位来自医院的江苏籍全国人大代表,对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其所在的医院情况时说,“团队里有几名研究生以上的医生就选择了全职与药企合作开发,不影响晋升。”
除了政策倾斜以外,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陈柳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江苏构建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还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增加各类资本对创新投入的回报预期,吸引各类资源从虚拟经济转向实体经济的创新领域。
全国人大代表、恒瑞医药集团董事长孙飘扬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对于企业来说,要通过创新吸引金融、资本要素的聚集,只有这样,才具备成为全球性创新中心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