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切换
新闻
县级市的江阴何以抢占了工业竞争的制高点?
2017
04/18
15:54

——江苏省江阴市做大做强实业经济纪实

“你们江阴太牛啦!”发出如此感慨的是中国著名光纤传感技术专家、工程院院士姜德生。作为2016中国工业大奖的评委,他一到江阴就忍不住竖起母指:“中国工业大奖号称工业界的奥斯卡,去年一共评了13项大奖,你们一个县就独中两元,在全国放了一个卫星。”

令江阴底气十足、牛气冲天的事例远不止这些:作为中国县域经济的龙头,江阴以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千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超过全国1/200的地区生产总值、1/280的财政收入、1/100的上市公司;其在全国工业产品细分市场领域的单打冠军多达百个以上;即使是一些经常到江阴采访的记者,也会深感困惑-----为什么这里时不时地就会冒出一家上市公司?难道这里具有生长参天大树式企业的特殊土壤?

是什么让一个县的经济实力超过了许多地级市?是什么让江阴勇立潮头-----连续14年成为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领头羊?在经济寒潮来临的时候,江阴为什么能够迎难而上、逆风飞扬,表现出了抵御风险的极强韧性?带着一系列的问号,我们又一次来到了江阴,深入企业走访官员,以破解其中之道。

“鹬蚌相争”,甩掉追兵

商海无情,竞争残酷。无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地方,在发展中起起落落、沉沉浮浮是一个很自然的现象,但奇怪的是,以江阴为突出代表的江苏四小龙却似乎始终立于时代的潮头,成为众多县市争相追赶、学习的样本。

今年2月,在无锡市召开的全市两会上,无锡市委书记李小敏对江阴代表团的一番话,或许为人们提供了解开其中之道的钥匙,他感慨道:“要论精气神,我感觉江阴干部群众的创业激情不是最高的时候也是最高的时候之一。”确实,无论是经济宽松时期还是经济下行时期,江阴干部群众始终有“六不”,即:不畏难、不言难、不抱怨、不懈怠、不放弃、不言败。

但是,这“六不”与江阴经济的崛起有关吗?好像说过类似话语的地方并不少,但那些地方并没有像江阴一样腾飞。记者将问题抛给了江阴市委书记陈金虎,他说:“我的切身体会是,这‘六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顺境的时候容易逆境时候难;坚持一段时间容易坚持长久难,而江阴多年来不仅做到了这一点,而且还把每一次的寒潮当作机遇、福报,越危机越强大,形成了每来一次寒潮就产生一次跨越的小阳春,构成了江阴一种特有的经济现象和小气候。”

阳光总在风雨后,没有谁可以随随便便成功。拿江阴的经济转型升级来说,从来不是在顺风顺水的情况下完成的,而是在“爬雪山”、“过草地”中实现的,每跨跃一次险阻、高山,就登上一个新的高度。县域经济间彼此的差距,企业的超越或沉沦,也都是在严酷的环境中逆转的。

凡是常到江阴的人,都有这样一种共同的感受,就是江阴干部群众始终都有一种昂扬向上、永不服输的精神,但众人不知的是,这种精神从何而来?如何培育发扬这种精神的?对陈金虎的采访,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问题的新视角。他认为,这其中无非是内因与外因两个因素。对于内因,以往人们讲了许多,比如“人心齐、民性刚、敢攀登、创一流”的江阴精神,比如作为吴越文化的核心区和乡镇企业的发源地,人员素质高、经济基础好等等,而对它的一个重要外因----江阴所处的独特环境,一个在全国也少有的、竞争异常激烈的小气候却有所忽略。

地处苏南膏腴之地的江阴、昆山、张家港、常熟,号称江苏省的四小龙,始终处于全国县域经济的第一集团,领跑着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地理相邻,文化相近,不仅使他们彼此渗透、相互学习,更造就了他们彼此竞争,互不服输:你昆山做到的,我江阴也能;你张家港领先了,我常熟也没有理由落后。

人们常用羚羊与狮子关系来说明人只有在压力之下,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如果更进一步,当人们像羚羊一样面对狮子的追赶而有生命之忧时,他就会释放出自己也难以想象的能量来。

多年来,江苏四小龙既像被狮子追赶而拼命前奔的羚羊,又像玩命旋转的陀螺,谁慢下来谁就有生命之忧,谁松懈下来谁就会率先谁先倒下。高手过招,谁能认怂。正是在这样激烈竞争的小气候下,四小龙越跑越快,根本停不下来。

“鹬蚌相争”,甩掉追兵。江苏四小龙的相互攀比、激烈竞争,成就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传奇、一段佳话。

“有形之手”的强与弱

以江阴为代表的苏南向来被外界认为是强势政府,但在“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上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大背景下,是该信奉“市场调节万能论”,还是该让“有形之手”充分发威?政府的有形之手应该伸向哪儿?边界又在哪儿?

对于江阴是强势政府的说,江阴的许多干部并不认同。他们认为,江阴政府是号召力强、影响力强而势不强。在江阴,政府由于真心实意地想企业所想,做企业想做而不能做,所以才有了很强的号召力影响力。比如,营造良好环境、搭建发展平台,一企一策地为企业纾解困难,用江苏省委书记李强的话说就是当好“店小二”和“急郎中”,打造服务型政府。至于凭借手中的权力,伏势欺人,想从企业揩油的事在江阴不仅没有市场,而且也很难行得通。

江阴一些从事经济理论研究的人士告诉记者,纵观中外,凡成功者其经济运行机制无一不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两只手”运作,即看不见和看得见的两只手有机、有效的配合。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政府间的竞争主要是斗勇的话,那么发展到今天则主要是斗智,可以说,商品经济越发展,经济越放得开,政府的宏观协调,乃至宏观职能越重要,要求水平也越高。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说政府就束手无策,无所作为。 ”江阴市委书记陈金虎说,“在国内资本市场,江阴板块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概念,目前全市拥有国内外各类上市企业60多家,募集资金680多亿元,有‘中国股市第一县’之称。 江阴的经济虽然相对发达,但她毕竟是一个小小的县级市,各种发展资源非常有限。如此背景之下,这680多亿资本对江阴发展起到的巨大作难以估量,而这一切又与政府的组织、协调、争取密不可分。”

随着开放式大市场的形成和现代交通、通讯业的快速发展,在不同区域投资的成本、利润和投资回报率差距越来越小。投资者在选择投资环境时,既注重硬件建设,更注重政府办事效率、社会文明程度、人们商业信誉和综合服务水平等软环境因素。多年来,以江阴为代表的苏南地区之所以能成为资本、企业涌入的高地,关键是这里有好的思想环境、政策环境、人文环境、法制环境、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内有凝聚力,外有吸引力,最后体现了综合竞争力。而良好的发展环境,无不有赖于政府“有形之手”的充分调节。

在展示强的一面的同时,江阴市委、市政府还有其弱的一面,就是能交给“无形之手”解决的问题,政府就不越趄代庖,不搞一说一产就偏重催收催种,代替农户行为;抓二产偏重生产经营,代替企业行为;抓三产偏重购销产品,代替商业行为。

关于政府的弱,我们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新桥是江苏的一个无名小镇,却涌现了两个在全国同行业数一数二的企业。俗话说,同行是冤家,多年来两家企业相爱相杀,有的甚至还搞出了一些以邻为壑、互相拆台的小动作。

此情此景,江阴市委、政府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有人提出最好能效仿全国许多地方的做法,由政府出面将两家企业重组合并,变三心二意为一心一意。争论是不可避免的,但经过慎重思考,江阴市政府还是放弃了,他们觉得,现在搞的是市场经济,应该更多地让企业去作主,让市场去选择。

实践证明,江阴市委、市政府不搞拉郎配是正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家集团在激烈的对抗中越跑越快,彻底甩开了竞争对手的追赶,成为行业的两个龙头。更可喜的是,两家企业还走出了差异化的发展道路,剑拔弩张、相互抹黑终成历史。

“贫乏”上的富裕

在拥有资源即拥有财富的神话不断出现的当下,县级市的江阴,既缺乏自然资源的天然眷顾,又没有特殊行政资源、创新资源的额外垂青,但这里却崛起了一批在国内乃至世界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和一批全国最大的商品生产基地。这是外界纷纷赶往江阴,急想破解的又一个“江阴之谜”。

“其实江阴的发展并没有什么宝典、秘笈,有的是为世人所知的经济规律”,市委书记陈金虎说。纵观世界银行排出的世界十大富国,如瑞士、瑞典等国家,基本上都没有什么自然资源,但他们却是最富的,因为它的教育水平高,科技水平高。反过来说,世界上最贫困的十个国家,自然资源拥有量非常大,但却非常穷,因为教育不发达,科技水平低。因此,只有建立在自主创新基础上的经济增长,才是高质量和可持续的增长。

江阴自然资源匮乏,而资源的贫乏往往更能激励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从而积聚发展的动力,这反而催生出了一个最为金贵的群体—企业家群体。说其金贵,是因为就江阴的实际情况而言,江阴最缺乏的不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是比尔•盖茨这样的创新型企业家。

建立人力先导型发展方式,最核心的要素是科技领先,这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人才。而创新型企业家又是将创新成果与创业联结起来,并进而形成高科技产业的领军人物,因而也是江阴各种人才中最金贵的。

凡是到过江阴的人,每每感慨、羡慕于江阴拥有如此众多的上市公司、企业家,其实这只是水面上的表象,其潜伏在水面下的本质是江阴拥有成千上万敢冒风险、勇于担当的创业者,正因为有了极其庞大的创业者队伍,才支撑起人数众多的企业家队伍,这就好比中国乒乓球水平之所以常居世界之巅,是因为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一样。

江阴的成功其实是其人力先导型发展方式的成功,而它铸就了江阴贫乏资源基础上的经济富裕。

经济寒潮提高了江阴现象的含金量

波及面越来越广的经济寒潮,令一些企业倒闭,让不少人丢掉了饭碗。但硬币的另一面是,经济寒潮也成为检验我们经济制度、发展模式好坏的一块试金石。它可以让我们知道,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需要进行调整的。站在今天这个时间点上,又让记者想起了一个存在多年的疑问:就经济发展路径而言,究竟是谁更代表苏南的未来?

在苏南的发展中,尽管地理相邻,文化相近,但因为自身条件的千差万别,不可避免地走出了各具特色、不尽相同的发展道路,比如江阴以规模企业、本土经济见长;昆山以对外开放、外企众多为优;张家港以港口经济、后来居上为人们津津乐道,常熟则以面光量大、铺天盖地的民营经济和百姓富裕闻名。

“四小龙不同的发展路径,都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产物,所以不能简单地拿‘不是东风压倒西就西风压倒东风’的陈旧思维硬套。”陈金虎说:“但是,在经济寒潮中,江阴表现出的强大韧性和爆发力,大大提高了江阴现象的含金量,使其具有了很高的样本价值。”

确实,在风高浪急的经济寒潮冲击下,损失最大的是那些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地区和经济体。外向型经济的一大优点是起点高、见效快,依靠外来的资金、技术、人才可以迅速地建起一家参天大树式企业。但是,这种经济也有一个致命伤,即时常像候鸟一样不断地向成本要更低的地方迁移,地方政府很难对其进行约束,一旦发生这种状况,当地经济很有可能会陷入大起大落。

江阴是一种以本土经济为主的内生性经济,主要依赖自己的资金、人才和劳动力,通过资本运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进区域经济的进步。这种发展模式和路径,使江阴比极度依赖外资的地区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也就更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就拿科技创新来说,目前江阴的一些企业还承担着国家极其重要的战略性产品的研发与生产,要不是自主企业,这些高精尖产品的订单不可能花落江阴。

“我坚信,随着时代的发展,江阴现象的魅力会越来越强!”陈金虎说。(包永辉 张泉)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