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3年,江苏省《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终获国务院批复。
这是继中关村科技园区、东湖高新区、张江高新区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中国第五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也是江苏省第二个国家级战略。
本报记者获悉,与前四者不同,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不仅具备了“深化改革先行区、创新渠道的引领区、新兴产业的聚集区”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基本属性,并且体现了更高、更全面的战略态势,是当下的一次革命性全新探索。
因此,如何定位是苏南示范区的核心所在。
2012年7月,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100余人在江苏共分成了综合组、科技创新组、产业转型组、社会建设组、统筹城乡组、生态环保组、基础设施组和改革开放组与省级和苏南5市深入交换了意见。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部委调研组负责人杜鹰指出,示范区的目的是通过苏南地区的率先探路,有效破解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难题。杜指出,示范区一定要突出苏南先行性、先进性与示范性,但要与全国“相互看”。
过去两年来,江苏省发改委主任陈震宁曾多次公开表示,苏南地区要建设成“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城乡发展一体化先行区、开放合作引领区、富裕文明宜居区”。
苏南覆盖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和镇江五市,2012年实现区域经济总量3.34万亿,占江苏经济总量62%,在经济运行上相对国内其他地区特点明显:城市工业以全民所有制为主、乡镇工业以集体经营为主,工建农基本完善,规模农业面广量大,地形利用和产业布局较为合理,乡村城镇化日趋明显等。
本报记者获悉,根据国家部委和江苏省的联合细化方案,要建设成为具备全球创新资源配置能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技术产业的示范区,要成为依靠创新驱动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示范区,成为“城乡互动”的一体化统筹示范区,成为辐射和带动落后地区发展的桥头堡和发展极的示范区,成为生态环境优美可持续发展示范区以及幸福江苏的示范区。
江苏省社科院院长刘志彪分析称,从产业角度而言,发展中国家在开放型经济中可以较快实现工艺和产品的升级,但下一步最大的障碍就是如何突破原有被动切入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的发展模式。当下,作为改革“先行”角色的苏南地区正着力突破这一障碍,这也是国内今后绝大多数地区要走的一条转型升级道路。
“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整合区域优势要素,构建大范围、跨区域管理的区域分工和发展模式,塑造国内价值链,是苏南示范区当下最大的现实意义。”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对记者表示。
事实上江苏近几年来对苏南示范区规划投入了巨大精力。本报获悉,不出意外,协调苏南将至少由常务副省长级别以上省级领导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