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聚焦富民,让百姓过上更好生活”是今后五年要打赢的主攻仗。聚焦富民关键在行动力,要把创造财富作为最大源泉,把创业富民作为最大潜力,把公共服务作为最大普惠,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民生工程。今起,本报推出“聚焦富民新亮点”系列报道,反映各地落实省委部署聚焦富民的精彩实践。
聚焦富民,民心所盼。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强调:“百姓富,是全面小康的直接体现。”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33条意见,明确目标“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发令枪响,全省上下齐动员,用三把“金钥匙”,打开产业富民新天地。
一个“特”字,
“黄土地”创出高收益
6月13日,江苏盱眙,第十七届“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举办万人龙虾宴,来自五湖四海的3万食客齐聚盱眙县都梁广场,一个晚上吃掉35吨龙虾。据统计,去年盱眙有120多万吨小龙虾被端上餐桌,消费金额超千亿元!
走进宿迁宿城区王官集镇万林村,以前种稻麦的“低产田”现在种起“8424”西瓜,5月收获后改种甜玉米,一年两茬,茬茬高效。耿车镇大众村办起日韩多肉植物园,花花绿绿的小盆景,一天销售流水二三十万元。村支书李军说:“我们没法用传统亩产来计算效益,大棚就是流水线车间,长出来就是钱!”
宜兴市西渚镇白塔村,从皖南山区引进观赏植物南天竹,200多户农民种植1800亩,亩均效益超3万元。以前村里6000亩地都种水稻,吃得饱饭却来不了钱。现在改种苗木、樱花、茶叶、茭白、特色瓜果等“八大金刚”,全村人均年收入2万余元。
放眼大江南北的土地种植风景——传统的“一稻一麦”少了,养花种草多了;低效益的大路货少了,含金量高的特色品种多了。引来新品种,用上新设施,对接大市场,农民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了!
不仅追求特色,还要创出品牌。去年10月宿迁“丁嘴金菜”获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之后,今年5月,“洋北西瓜”又拿下地理商标。东台西瓜、盱眙龙虾、宝应荷藕、泗洪大米、溧阳白芹、金山翠芽、天目湖白茶、阳澄湖大闸蟹……一大批地方特色农产品脱下提篮叫卖的粗放 “外套”,披上高大上的品牌“外衣”。统计显示,“品牌化”的农产品销售价格普遍提升30%以上。根据《江苏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省“三品一标”总数将超1.8万个。
特色农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是生产关系的不断重塑革新。截至去年6月,江苏认定家庭农场总数达3.1万家,全省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总面积3095万亩,占耕地面积45%,流转去向以农户和合作社为主,占比达70%以上,形成专业大户规模化、特色产业连片化的生动局面。
“省党代会报告说得很清楚,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三农”专家赵亚夫说,一个个生动的“富民故事”表明,依靠科技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生产出适应市场需要的农产品,并把生产延伸到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观光旅游,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就一定能大幅增加农民收入,让“黄土地”创出高效益。
一个“网”字,释放惊人“富能量”
以往,不少乡镇的农户墙壁上刷着“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的口号。现在,标语还在,内容却变了:“生活想要好,赶紧上淘宝”“致富靠劳动,持家靠京东”“老乡见老乡,购物去当当”——醒目的电商广告,昭示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鼠标轻点,网上沟通,记录地址,准备发货……这就是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秉常村村民闵兆霞每天的工作。通过一台电脑一根网线一个账号,她把自家的茶叶、杨梅、板栗、鱼虾卖到天南海北,年收入超10万元。秉常村是江苏首批电子商务村,通过“农户+基地+电商平台”,全村一半人网上淘金。
走进徐州、宿迁、连云港等苏北乡村,不少乡镇沿街商铺里,都立着“农村淘宝示范点”的标牌。老板埋头电脑前,屏幕上不时跳出一个对话框,键盘敲几下,就收获一笔笔订单。“江苏现代农业搞了好多年,涌现出一大批名优特新的农产品。这几年,淘宝、京东、苏宁云商等电商巨头都不约而同把触角伸向农村。一个要下乡,一个要上网,‘农业现代化’和‘互联网+’,在江苏激情相拥,释放出巨大的‘富能量’。”省农委有关负责人说。
网络是虚拟的,带来的变化却是实实在在的。10年前的睢宁县沙集镇,一无资源,二没产业,人均耕地不足1亩,村民除了种地就是外出打工,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今天的沙集镇,网店超过3万家,人均年收入1.8万元,直接带动21万人就业。短短10年,“沙集模式”全国闻名,“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中国网销家具第一镇”“中国淘宝镇”“江苏省电子商务示范镇”……数不清的荣誉见证这个苏北小镇的华丽嬗变。今年初,睢宁县出台《意见》,举全县之力加快打造“沙集模式”升级版。今年,沙集镇定下目标:电子商务销售额达8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
在宿迁市农委副主任张银燕看来,“电商+农产品”不仅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解决困扰多年的买难卖难问题,更倒逼农产品的提档升级。这一变化,在“京东中国特产·宿迁馆”里最为明显——曹集大黄桃变成“董小妹休闲罐头”,王彬蜂蜜有了精美的透明礼盒装,稻米油穿上进口橄榄油的铝皮盒,连全国闻名的洋河酒,都换上特制的尊享包装。目前,馆内入驻企业近百家,上线特色产品2000多种,年线上交易额过亿元。
一个“绿”字,激活沉睡的生产力
5月10日,省委、省政府在宿迁召开苏北发展座谈会。省委书记李强指出:“要着力发展绿色生产力,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通道。”
“不好意思,真没房间了,节前一周全都订出去了!”端午小长假,南京汤山街道旅游示范村的“乐泊民宿”老板唐朝每天都要婉拒一批批客人,“生意太好了,10个带泡池的房间,每天1000多元,全部订满。”目前,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拥有“乐泊”这样的高端民宿30多家。
汤山街道党工委书记俞旭东说,凭借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发展全域旅游,汤山打造“世界著名温泉小镇”,建成两个“金花村”、两个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美丽乡村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和旅游者。温泉度假区年接待游客超过千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过百亿元。通过民宿合作社的机制创新,让农村空置房、闲置房“活”起来,形成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
“南京郊区山水资源丰富,城市体量很大,这为我们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带动农民富裕提供了机遇。”南京市农委有关负责人说,以江宁西部旅游示范区、浦口老山、高淳慢城为示范,乡村旅游、民宿经营在南京风生水起,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最大亮点。
从“挖煤贾汪”升级为“旅游真旺”,生动诠释绿色产业也是富民产业。徐州市贾汪区有着130余年的煤炭开采史,去年10月最后一座煤矿旗山煤矿关停。当地巧打“生态牌”,把一处处采煤塌陷地改造成一个个风景区,入选国家首批全域旅游创建示范区。去年以来,贾汪接待旅游人数560.58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6.82亿元,同比增长44.5%。
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全省各地的广泛共识。东台市委书记陈卫红说:“建好‘绿色银行’,放大富民效益,让‘绿东台’提升‘金东台’”;盱眙县委书记梁三元感叹:“独特的山水资源,就是一座富民的金矿!”;常州市金坛区委书记狄志强说:“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既让老百姓感受蓝天绿水带来的惬意,更收到真金白银的效益”。
坐拥好山好水好地方,江苏正唤醒“绿色资源”,挥毫书写“绿色发展”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