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眼镜、五金工具、汽摩配部件、木业、家纺的“五朵金花”,到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五大新兴产业的跃起,工业格局悄然改变,新兴产业迅速崛起,“领跑”丹阳经济转型;
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智变”,实体经济经历着艰难而漫长的历程,也迈向了繁荣又美好的前景;
从“债务经济”到“股权经济”的转变,借力资本市场东风,丹阳锣声此起彼伏,迈入腾飞的全新跑道。
在“2017中国县域经济100强”榜单上,丹阳位居第20位。作为镇江经济第一板块,五年来,丹阳以“至诚至精、创新图强”的精神,从向着“全省第一方阵”阔步迈进,到全面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苏南现代化工贸名城,铸就了经济发展“升级版”。
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智变”
629.4亿元!今年上半年,丹阳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12年全年的830.5亿元的76%。也就是说,五年间,丹阳经济总量增长超过50%。
丹阳如何牵住发展的“牛鼻子”?
“不转型寸步难行。”四年前,面对经济放缓和新常态,丹阳市委、市政府全力淘汰落后产能,引进大项目和新兴产业,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四年后,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智变”的巨变,在眼镜、五金工具、汽摩配部件、木业、家纺五大传统产业“风采依旧”的基础上,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的五大新兴产业陆续跃起,成为丹阳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五年来,快速增长的工业产业背后总是蕴含着别样的精彩,项目多点开花、产业全面布局、智能制造迈向高端……一个个代表丹阳实体经济的新生力量在技术创新和政策驱动的作用下孕育成长;一轮经济大发展得以启程,扩规模,增总量,提质量,形成了一大批企业竞相发展的格局。五年来,丹阳GDP年均增长9.2%,2012年为830.5亿元,2015年突破千亿大关达1070.5亿元,今年预计全年将完成1250亿元;工业总产值由2305.96亿元增长至3123.41亿元,年均增长8.86%;工业产品销售收入达2832亿元,较2012年的2086亿元增长了35.76%;工业利税总额从161.55亿元增长到233.34亿元,年均增长1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五年增长了40.82%。
同时,2016年,丹阳多项经济指标在全省进位、在镇江名列前茅。工信部2016年中国工业经济百强县排行榜上,丹阳列第18位,两年提升了10位;在10家“长三角最强中国制造”县市(区)荣誉榜单中,丹阳占据一席。
从“五朵金花”到“五大新兴产业”
从“眼镜”转战“钢材”,再进军“高端铝业”,大力神一次次成就了旁人眼中难上加难的“神话”。目前,凭借着宽幅、高精度铝及铝合金板、箔材等新材料,大力神已在航空、轨道交通、船舶制造等领域材料供应占据一席之地。
大力神之变,正是丹阳经济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
像大力神这样的新材料企业,丹阳还有2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近70家。去年,在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五大新兴产业中,新材料产业独领风骚,实现销售收入430.59亿元,占全年新兴产业总销售的近一半,新材料产业占新兴产业和工业品销售的比重年均达43.2%和14.15%以上,成为丹阳转型发展的最重要“增长极”,并形成了金属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三大板块集群,在我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品产业占有重要地位,第一个千亿级产业群也渐成雏形。
作为丹阳“国家军民融合示范基地”核心龙头企业之一,恒神积极参与军民融合,推进“民参军”项目,成为国产碳纤维的领军企业。如今,丹阳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碳纤维、高温合金生产基地,凭借着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强势增长,在全国率先被授予“空装——丹阳军民融合式发展示范区”、江苏省首家“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江苏省首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一系列荣誉。
近年来,在五大传统产业“风采依旧”的基础上,丹阳不断校准“新坐标”,通过新材料、新医药等领域的精耕细作,走出一条以新兴产业引领转型发展的新路子。五大新兴产业中,新材料产业已成为丹阳创新发展的最重要“增长极”;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基本形成了电子制造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两大类;新医药产业融合了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其中鱼跃是我国最大的医疗设备制造基地。此外,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也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去年,五大新兴产业投资超过百亿元,销售收入超过千亿元。
过去五年,丹阳新兴产业呈快速增长态势,五年累计完成投资超过500亿元,累计完成销售近4500亿元,年均增长13.8%,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超过千亿元大关。
从“债务经济”到“股权经济”
继2016年花王进军资本市场后,今年3月,新泉再次在上交所主板敲响上市“锣声”,成为丹阳第10家上市企业。近年来,丹阳企业不断转变融资思维,主动与资本市场对接,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实现由“债务经济”向“股权经济”转变,目前丹阳已有各类上市挂牌企业50家,直接融资140.34亿元。
丹阳市委、市政府和拥有上市梦想的创业者始终笃信,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最有力的抓手是资本市场,最大的潜力也来自于资本市场。
近几年,丹阳企业积极利用资本市场进行上市挂牌融资,开展并购重组、股权融资等,不断进行产业整合,做优做强企业。已上市企业发挥自身优势,通过资本市场对上下游企业收购,实施产业链整合,如恒宝对新三板挂牌企业深圳一卡易的收购等;有技术、有市场,但自身资金不足的企业,积极与上市公司、各类产业基金等战略投资者合作,实现优质企业与优势资本的紧密嫁接,如乐能电池与上市公司天华超净的合作、飓风物流获得产业基金1.2亿元的投资等。一些已经上市的企业,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积极从股市“淘金”,募集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和企业收购,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
去年,丹阳新增全社会融资额189.46亿元,其中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高达52.09亿元,占比达到27.5%,是2015年同期的3.85倍,是实实在在进入实体经济的“真金白银”。
同时,通过资本市场变债务融资为股权融资,不仅能有效降低企业负债率,更能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促进企业在体制机制改革上“转型升级”。美乐集团旗下的华玖辐条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上海凤凰,成功重组;丹和醋业被上市公司海天味业出资4000多万元收购70%的股权,海天入驻后企业不仅销售增长20%、利润增长三倍,还成功化解了“担保圈”问题,提升了管理水平……这些鲜活的例子都诠释了资本市场对丹阳经济发展的有力推动。
陈静佘记其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