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对我区而言,这也是把握转型发展新趋势、产业基础持续夯实的五年,推进全域旅游新战略、区域特色持续彰显的五年,融入中心城市新格局、城乡品质持续提升的五年,顺应广大群众新期待、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的五年,落实管党治党新要求、党的建设持续加强的五年。这五年,我区推进绿色发展,推动富民强区,加快建设现代化湖滨生态旅游新城。
从本期起,本报开设《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五年来我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取得的显著成绩,以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组建招商突击队和招商大使团、举办洪泽(台州)招商推介签约会和洪泽(台湾)产业融合恳谈会、成立项目评审委员会、开展技改和质效提升活动……今年以来,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结出丰硕成果,新签约金诚智慧产业园、樱花电器产业园、防爆永磁电机等投资超亿元项目36个,全区规模工业实现开票销售173.4亿元,同比增长10.1%;全部工业入库税金3.27亿元,同比增长28%;固定资产购置进项抵扣税7273.7万元,同比增长28.43%;规模工业投资61.8亿元,同比增长14.7%。
五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困难局面,我区坚持“项目为王”理念,聚焦主导产业培育,聚力重大项目引建,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利用资源优势,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盘大盘强骨干企业,工业经济实现持续稳步增长。
持续推进招商引资,工业总量不断攀升。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实施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00个,圣欧芳纶、国瑞化工、80万吨硝盐联产等一批投资超10亿元项目竣工投产,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投资482亿元,年均增长21%;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开票销售1031亿元,年均增长20%;工业入库税金22.85亿元,年均增长17%;固定资产购置进项抵扣税6亿元,年均增长4.2%。
技术改造持续深入,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大力实施“引才引智”工程,依靠高端人才引领创新发展。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较2011年新增47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6%,科技创新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全区共实施3000万元以上工业技术改造项目200个,总投资50亿元,其中50个项目被列入市重点技改项目,硝盐热电、氯乙烷等重大技改项目投产运行。东俊机械、海珠机械等企业的8个新技术新产品列入省级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目录。同时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关闭诺亚化工、宏大工贸等高耗能、高污染小企业10户,淘汰宏港毛纺落后毛纺生产线、九牛水泥Φ2.8磨机等落后设备153台,实现绿色发展。
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主导产业不断壮大。 “4+1”工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盐化工已初步形成岩盐初加工、氯碱化工以及聚氨酯等为代表的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机械装备已初步形成从零部件加工到生产设备总成的产业集群;现代纺织、电子信息产业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加快向中高端迈进;新材料、互联网经济等新兴产业已取得初步成效。“4+1”主导产业实现产值5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70%,亿元以上企业42家、较2011年新增8家,培植上市、挂牌企业13家,宇天港玻在香港成功上市。
强化生产要素保障,保障企业健康发展。高度重视企业生产要素的调度、衔接和保障工作,科学调度电力、蒸汽、土地等资源,确保企业正常运行、增产增效。在提升金融服务力度、优化审批程序等领域主动作为,加强银企对接,促进信贷资金更多向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倾斜,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应急资金互助平台、淮安银信担保公司融资平台作用,努力缓解企业发展中的资金压力,保障企业健康发展。 (龚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