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切换
新闻
江苏积极探索乡村复兴 塑一个“有趣的灵魂”
2017
10/06
11:17

全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座谈会8月29日在南京举行。省委书记李强在会上强调,有序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积极探索乡村复兴的江苏路径,努力建设美好生活家园。

火红的季节,梦想在希望的田野上升腾。致力乡村复兴,建设美好家园,江苏又一次作出了引领时代的历史抉择。十月的江苏,村上人家与城里市民携手耕耘,田园乡村与繁华都市交相辉映,一个个筑梦的身影演绎出一幕幕动人的“双面绣”。

近悦远来,村上人家重拾自信

音乐,电影,灯光秀;房车,露营,定向跑。这个国庆假期,一场国际音乐露营节嗨翻了“蜜桃小镇”无锡阳山镇。一拨拨城里人开着房车、带着帐篷涌向阳山,站在田野上跳热舞,躺在桃树下数星星,玩得不亦乐乎。

看着这些欢腾到大呼小叫的城里人,曾经在上海打拼、去年回到家乡创办民宿的阳山原住民费频,发自肺腑地为家乡感到骄傲。“城市里没有的好山好水好空气,我们有;城市里有的热闹、时尚、多元化,我们现在也有。城里人来了还要来,我回来了,就再也不想走。”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让费频这样的“农二代”“农三代”找到了“回归”的理由,也让许多曾经“人去田荒”的乡村找回了发展的自信。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党委书记吴立刚告诉记者,近年来,阳山镇深挖“桃”经济,打造“桃”文化,将甜蜜产业总产值做到了15亿元。100多名像费频一样的阳山人,看好家乡发展,陆续返乡创业。目前,由阳山大学生领衔的淘宝网水蜜桃店铺就达到800多家,电子商务产业年产值近亿元。未来,借助高端人才,阳山要打造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特色小镇。

乡村,归根到底是村民的乡村。随着“半城半乡”格局逐步破冰,“伴城伴乡”的新型城乡关系,让乡村重新焕发出留人、引人的魅力。关照“人”的诉求,让村上人家生活更美好,让城市居民更愿意到田头山林间“撒野”,也正成为我省广大乡村的共同选项。

溧阳市戴埠镇戴南村是全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村庄。村党总支书记杨旭宇说,凝聚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力量,要靠村支两委班子,更要靠全体村民。他们在全体村干部中通过开展“寻找老支书”“评选新乡贤”等活动,把更多讲公道、能吃苦、有头脑、有组织能力的党员发动起来;通过“百议堂”收集社情民意,让百姓事百姓议,确保建成的特色田园乡村,是广大村民心目中的乡村。

内外兼修,乡村复兴再现“诗和远方”

金秋时节,昆山市锦溪镇祝甸村,时光静好,宛若桃源。秋阳下,湖荡、田野、果园、水墨相间的江南传统民居,以及十余座明清砖窑,一一扑入眼帘。慕名而来的游客在当地村民的指导下体验传统农事,领略600年砖窑文化,身在青山绿水间,心灵早已到达了理想中的“诗和远方”。

乡村,是五千年农耕经济之根,中华文明之魂。“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咏叹,千古传颂。然而,曾几何时,在工业文明的大潮中,乡村却渐渐失去了原有的风景。

祝甸,就曾在工业时代的冲击下面临困顿。一度兴盛的砖瓦烧制产业,给当地带来圩田地貌破碎、生态肌理损害,乡村田园风光黯然失色。痛感乡村不兴,近年来,祝甸村一方面科学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因地制宜开展乡村建筑、田园景观改造,恢复乡村之“形”;另一方面组建专家团队,对传统特色文化进行梳理、保护和开发,留住乡村的“魂”。去年11月,由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担纲设计的祝甸古砖窑文化园落成开园,自然雅趣的滨水生态与千年不息的锦溪窑火相映成辉,成为当地村民和外来游客心中一份美好的收藏。

“祝甸的困境与突围,是苏南后工业化时代乡村复兴的一个缩影。”省住建厅负责人介绍,江苏是全国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随着我省城镇化率的稳步提高,村庄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行动深入推进,许多乡村已经具备了探索乡村复兴之路的基础和条件。

“建设特色田园乡村,要防止乡村景观‘城市化’、乡村开发过度‘商业化’、乡村建筑‘西洋化’倾向。要站在文化高度传承和重塑乡村风貌的基础上探索乡村复兴,让乡村重拾自信。”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教授林祖锐说。

各美其美,产业重塑激活乡村“生长力”

省委书记李强曾说,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需要有好看的外观,更需要有鲜明的特色,有一个“有趣的灵魂”,展示个性、各美其美。

这个形象而睿智的表述,不仅适用于乡村面貌的建设,也高度契合乡村产业的发展。在江苏,一场带着泥土气息的乡村产业重塑,正在激发出广大乡村鲜活的“生长力”。

十月金秋,江宁东山街道佘村社区王家村的600亩梨园、100亩精品有机蔬菜和100亩鱼塘,迎来了丰收。村里全新规划的山地自行车基地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之中。民宿改建、升级也是热火朝天。村干部介绍,王家村着力打造农业种植、农业加工及手工业,重现传统乡村农闲文体休闲活动系统,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农旅文”融合发展乡村产业模式,预计今年,村集体收入将增加200万元。

宿迁聚焦“活力”,因地制宜发展高效水产、精品花木、生态畜禽、绿色果蔬等特色产业,深化与京东、阿里等综合性电商平台合作,纵深推进“一村一品一店(网店)”提档升级,并招引和发展一批无污染、门槛低、见效快、易经营的项目,打通“产业、创业、就业”三个富民渠道。该市还在土地、公共服务、村民自治三项改革上下功夫,激发发展“动力”;在“生态、风貌、文化”三个层面建设上下功夫,展现特色“魅力”。

乡村产业重塑,不拘泥,也不能跟风。徐州铜山区伊庄镇倪园村党支部书记武世磊介绍,在产业发展上,村里并不盲目求新,农业主攻紫薇、玫瑰花卉和林果,同时尝试花茶、盆栽小品、干花工艺、化妆品等衍生产业,接二连三,拉长产业链。

瞄准自身特质,激发内生动力,乡村不仅能发展传统农业和乡村旅游,也能为互联网+、文化创意、高端服务业提供理想土壤。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总部村、信息村、物联网村、金融村将出现在我们身边。(马薇)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