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切换
新闻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揭晓,江苏居首,上海列四强
2018
03/29
16:48

摘要:2016年,江苏省、广东省、北京市和上海市名列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前四强

246.jpg

今天,《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6—2017)》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会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该蓝皮书对2015—2016年中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综合排名,结果显示:2016年,江苏省、广东省、北京市和上海市名列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前四强。

蓝皮书显示,不同地区之间经济综合竞争力得分分布很不平衡。2016年,得分最低的西藏自治区只有21.3分,不到第一名江苏省的一半。全国有超过一半的省份经济综合竞争力得分集中在30—40分之间,整体分布都比较分散,而且呈现偏态分布。

从全国四大区域内部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差异分析来看,东部地区10个省份的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绝大部分都在上游地区,并且排位比较稳定,基本上排位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说明东部地区在全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从整体上而言,中部地区尚不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中部地区内部的6个省份也表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各个省份分别处于上游区、中游区和下游区。西部地区12个省份的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大多数处在下游区,平均得分只有东部地区得分的67%,表明其竞争力与东部地区相比有很大差距,但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相比,很多省份的竞争力得分差距很小,其竞争力劣势就不太明显。东北地区3个省份相对于其他地区,2016年竞争力有所上升,黑龙江省成为31个省份中竞争力得分上升幅度最大的省份。

今年的蓝皮书还专门开辟了一个专题分析报告,对“十九大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与战略方向”进行了深度剖析,着力分析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与战略意义,以及培育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的策略举措。

报告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围绕着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以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为支撑,将围绕着以下几个重要领域开展经济建设:

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供需结构平衡。包括继续深入实施“三去一降一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构建企业、消费者、社会组织和政府全社会参与的质量治理机制;从规模速度型往质量效益型、模仿跟踪型往创新型、GDP导向引领型往开持续制度引领型、传统低端产业往新兴高端产业、粗放型增长往集约型增长转变过程中形成新动能;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等。

二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包括构建多种领域的创新生态系统;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等。

三是构建区域联动发展新机制,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包括重点培育发展城市群和新生中小城市,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四大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的建设,优化经济发展格局;坚持陆海统筹,提升海洋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等。

四是推动形成全国开放新格局,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包括进一步加大“一带一路”建设力度、探索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以实现建设贸易强国的目标,构建全国开放新格局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