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切换
新闻
江苏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运输走廊规划出台
2018
09/17
16:31

近日,《江苏省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运输走廊规划(2018-2035)》正式印发,提出确保2020年基本建成、2025年全面建成“面向国际、承东启西、辐射南北、顺畅高效”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走廊,到2035年,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据悉,依据这份规划,江苏在2018年至2035年期间要建成长江绿色生态廊道、江海联运门户枢纽、现代立体交通网络和智能高效运输体系四大体系。同时立足于支撑江苏省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目标,提出了共建绿色生态廊道、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加快铁路网络建设、提升航空服务能力、加快过江通道建设、统筹交通枢纽建设和完善交通运输体系七大任务。

铁路

高快速铁路2年后通达7成县级节点

《规划》提出,加快建设北沿江高铁、南沿江铁路,构建横贯江南江北的沿江高铁通道,提升江苏省对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力。以沿江高铁通道为主轴,加快完善高快速铁路网络。

优化国家高铁主通道在江苏省内布局,2025年形成以南京为中心的“米”字形1.5小时高铁放射网。完善区域高快速铁路网络,实现与周边区域更高水平的互联互通。到2020年,江北干线铁路主骨架基本形成,全省高快速铁路里程达到2700公里左右,覆盖超过70%的县级及以上节点,所有设区市之间2小时基本可达。到2025年,江苏境内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高快速铁路项目基本建成,形成“三纵四横”高快速铁路网,高快速铁路里程达到4800公里左右。到2035年,全省运营铁路达8000公里左右,其中高快速铁路里程达到5200公里以上,省际接口达26个(苏鲁6个、苏皖10个、苏浙3个、苏沪7个)。

宁镇扬、苏锡常打造“0.5-1小时通勤圈”

宁镇扬都市圈将以提升南京首位度为重点,规划建设南京至淮安铁路、宁黄铁路、宁扬宁马铁路、南京-仪征-扬州线、南京-滁州线、南京-马鞍山线等;苏锡常地区则将增强无锡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为重点,强化内部交通,还将推进无锡硕放机场-张家港线规划研究。到2025年,沿江城市群城际铁路里程达到500公里左右。到2035年,沿江城市群城际铁路将实现公交化运营,宁镇扬、苏锡常地区实现“0.5-1小时城市通勤圈”。

航空

2020年基本实现30分钟航程覆盖全省域

提升航空服务能力是江苏立体交通运输走廊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规划》提出,系统谋划机场布局定位,加快机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运力投放和航线开辟力度,提升运输保障能力,共建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到2035年,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排名进入全球前50位,全省运输机场客货年保障能力分别达到1.3亿人次和220万吨;全省机场出入境客流比例提高至18%左右;建成类型多样、服务广泛的通用航空体系,基本实现15分钟航程覆盖全省域。

水运

2035年13条通江航道全部建成

江苏航道网主网络的织密度提高,水运综合效益也日益凸显。《规划》提出,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充分利用长江江苏段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基础,畅通高等级航道网,强化港口分工协作,进一步提升江苏长江黄金水道“钻石区段”功能;推进船型标准化,提高通航效能,积极发展现代航运服务,吸引高端要素积聚。到2035年全面建成“两纵五横”干线航道网,13条通江航道全部建成,12条省际通道全部打通,具备条件的县级及以上节点基本实现千吨级航道全覆盖;港口综合通过能力达到22.5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1800万标箱,港口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显著提升。

过江通道

2025年30座过江通道基本缓解“过江难”

以便捷长江南北交通为目标,江苏省将统筹规划,加快长江过江通道建设,着力推进铁路、公路、城市道路、城市轨道合并过江。其中,包括五峰山过江通道、沪通长江大桥,常州至泰州、江阴第三、通沪(北沿江)、江阴第二、海太等都将建成公铁两用过江通道。

在加快铁路过江通道建设,优化公路过江通道布局的同时,完善城市过江通道功能。至2020年,全省过江通道数量达17座。至2025年,已建和在建过江通道数量达30座,过江通道瓶颈基本缓解。至2035年,形成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过江通道系统,已建和在建过江通道数量达36座,长江两岸相邻县级节点基本实现直连快通。

综合枢纽

到2035年基本实现综合客运枢纽县级节点覆盖

《规划》提出,江苏省将构建以铁路站为主导的客运枢纽,重点建设和完善北沿江高铁南京北站,南沿江铁路江阴站、金坛站、武进站,连淮扬镇铁路扬州东站、淮安东站,沪通铁路南通西站、张家港站、常熟站、太仓站,沿海铁路盐城站、连云港站,徐宿淮盐铁路宿迁站,京沪铁路徐州站,盐泰锡常宜铁路无锡惠山站等综合客运枢纽项目。构建以机场为主导的客运枢纽,重点建设和完善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无锡硕放机场等综合客运枢纽项目。到2020年,全省累计形成30个以上综合客运枢纽。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重点提升南京首位度,到2035年基本实现综合客运枢纽县级节点覆盖。到2020年,建设21个多式联运枢纽,实现多式联运枢纽覆盖所有设区市、50%左右的沿江沿海重点港区和内河重点港口。重点依托港口、机场、高铁站等枢纽,提升枢纽设施功能,吸引聚集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等资源要素,并衍生临空经济产业、临港经济产业、高铁经济产业等新产业类型以及跨境贸易、口岸服务等新型服务功能。(交综轩)

(责编:唐璐璐、张鑫)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