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切换
新闻
江苏纺织提升产业“含金量”实施品牌战略推进产业升级
2013
05/30
11:55

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谢明说,2011年江苏纺织业产量增幅低于全国平均增幅3~5个百分点,但是产值、利润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增幅。谢明表示,取得这样的成效,得益于江苏纺织企业积极进行产品结构调整、调整产品档次、调整市场导向、逐步提高附加值。参加本次座谈会的震泽企业,如麻立坊、山水丝绸、德科纺织、新申集团、英宝丝绸、青田企业、辑里蚕丝、慈云蚕丝、丝立方等,在结构调整的探索方面有一定的代表性。

产品升级紧抓国际市场不放松

苏州青田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丽华介绍,青田企业主做针织服装,以出口OEM为主,同时也做国内ODM。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和商业成本的上升,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必须向高层次转型。青田企业抓住时机进行技术改造,目前设备已全部改造为斯托尔或岛精横机。同时,企业将制造环节向外转移,分别在安徽和江苏宿迁兴建分厂,在提高产品档次的同时产量也逐年增加。

新申集团产品外销的比重约为70%。为克服出口难度增大的困难,集团在产品结构调整上下功夫,根据亚麻纺织品的特性,着重开发亚麻装饰用布。将短粗亚麻纤维通过工艺改造用来织造沙发面料等装饰用布,既符合家纺布艺的流行趋势,又降低了成本,还扩大了市场。

德科纺织的产品以棉织物为主,麻纤维产品占10%左右。2011年棉花“过山车”似的价格让德科纺织体会深刻。成本的上升逼迫德科纺织调整外销档次。“沃尔玛的产品已经没有办法做了,他们的价格测算下来我们根本没有利润。我们只有做高档、高附加值的产品,与高档百货和品牌服装合作。”德科(苏州)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毛国森说。

“在国际市场上,我们的竞争优势受到来自东南亚等国家的压力,江苏纺织企业在这样的形势下,并没有放松国际市场,而是抓紧结构调整,提升产品档次,产品从地摊走向超市,现在更走向百货;从OEM到ODM,瞄准较高端市场。”谢明说,“这就是江苏的特色,国内外市场齐抓并举,绝不能一窝蜂涌向国内市场。”

实施品牌战略推进产业升级

江苏纺织业有着深厚的制造基础,有着浓郁的实体制造商情结。随着品牌的引导作用愈来愈显现,江苏纺织服装企业已经领略到品牌的价值。谢明指出,在纺织产业链上,制造商效益只有16%~20%,80%的效益在品牌商手里,品牌主导着人们的消费,掌握着市场的话语权、定价权。在此情形下,江苏企业纷纷实施品牌战略,创建自主品牌,实现产业升级。

德科在稳定国际市场的同时,将源自意大利的品牌ASOBIO引入国内,并使之更为符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公司从国际知名品牌引进十几名设计师,将ASOBIO改造为快时尚与商务的结合体,得到消费者的认同。目前德科在上海已有10多家店铺,其中在上海南京西路的旗舰店,开业首日销售额就达39万元。开设直营店的模式可让公司总部的战略得以直接贯彻,2012年直营店的营业额可望达到7亿~8亿元。

新申集团也在积极扩展国内市场,其拳头产品是符合国内消费需求的装饰面料。今年新申集团争取将内销的比重提高到40%。青田企业2007年开始做品牌,目前已拥有十几家直营店,目标是稳扎稳打,逐步推进。

山水丝绸的蚕丝被目前已在国内市场销售,其品牌丝绸家纺产品已实现系列化。总经理刘瑛表示,从到澳大利亚、日本参加展会的情况看,国外消费者对丝绸产品还是非常喜爱的,只要将产品做得完美、时尚,不怕没有市场。山水丝绸目前不仅在国内进入一线城市商场,拥有100多家专卖店(柜),而且还在澳大利亚注册中国梦品牌,在日本注册山水绢品牌,今年还将在西班牙注册自主品牌。

苏州英宝丝绸有限公司的品牌“太湖雪”,2011年销售额增长40%。总经理胡小芳告诉记者,刚刚摆脱家庭作坊模式的“太湖雪”,目前迫切希望走出苏州,扩大市场。

江苏苏龙纺织科技集团从2010年11月开始做品牌,起点很高。集团注册品牌“冧品”,同时创建了麻立坊,即麻生活馆,从绢纺到亚麻,从单一亚麻面料,到全系列麻文化,构建开放式的产业平台,体现形式为工业旅游。董事长陈洪根表示,目前遇到的问题,一是理念问题,二是市场拓展。要花力气宣传麻文化,让更多的中国消费者爱穿麻、用麻,而支撑实体最重要的是科技创新。目前,苏龙正与东华大学合作研发亚麻抗皱课题,成功后可望让麻制品抗皱效果与棉类似。

“从制造商到品牌运营商,这是个华丽转身的过程,我们必须学会操作新的系统。江苏纺织服装业有着制造业的基础,做品牌运营商就要学会整合资源。”谢明说,“近年来,江苏纺织服装业提出目标,要做‘品牌江苏、时尚江苏’,同时积极打造江苏的新优势,即效率、品质、品牌、时尚、人才和环境六大新优势,以江苏特有的姿态实现转型升级。”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