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工业技术研究院是江苏省科技厅支持建设的第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项目之一,已成为昆山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创新要素的集聚高地。去年底,科技部发布了第四批74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名单(国科发火字〔2012〕999号),江苏省(昆山)工业技术研究院榜上有名,跻身国家级。技术转移是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主要业务内容之一。省(昆山)工业技术研究院自建以来,始终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技术转移工作。
一是坚持自主创新,走以提升核心竞争力引领新兴产业的技术转移之路。
坚持自主创新,以提升核心科技竞争力来引领新兴产业是研究院开展技术转移工作指导方针。针对昆山科技创新资源缺乏的短板,研究院积极开展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所与研发中心。目前,已经建成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小核酸生物技术研究所、感知技术研究所、智能机器人研究所和工业机器人研究所等研发机构。这些研发机构瞄准未来的科技与产业发展方向,取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如全线打通了LTPS-TFT背板和OLED显示屏制造工艺技术,成功开发出2.8英寸、3.5英寸、7.6英寸、12英寸AMOLED全彩显示屏样品;成功完成了“基于microRNA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技术”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到小核酸研究所的国际转移;在机器人技术领域申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00多项,已有多项成果进入产业化。同时,研究院专门设立了技术转移中心,专业提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二是坚持协同创新,走以产学研平台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转移之路。
坚持协同创新,以产学研平台服务昆山产业的转型升级,是研究院服务昆山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研究院与国内外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积极合作,以校地合作模式先后建立南京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昆山分所、昆山产业创新研究院和浙江大学昆山创新中心等六大产学研平台,大大延伸和拓展了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与昆山产业对接的通道,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产业化难,而企业却得不到具有市场价值和科技价值的新技术、新项目的双向难题。同时,结合政府的产业政策引导作用,积极引入科技金融服务,打通了政策、技术、需求、市场、金融等各个技术转移环节,高效地开展技术转移服务,形成了一个“政产学研金介”协同创新的浓厚氛围。
三是坚持开放创新,走以国际化引领的技术转移之路。
坚持开放创新,走以国际化、网络化引领昆山技术转移之路是研究院技术转移工作方向。通过与国际著名大学、研发机构及技术转移机构合作,积极引入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人才和国际先进技术,为昆山的创新体系建设服务。去年底,研究院与德国史太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合作,在昆合作成立了“昆山史太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这是德国史太白在中国设立的第一个技术转移机构。通过这样的合作,既引入了高端国际技术转移人才服务于本地科技创新工作,还通过合作引入了国际高端产业技术,直接提升了本地产业水平。
四是坚持内涵发展,走以强化可持续发展和增值服务能力的生态技术转移之路。
通过几年来的努力,研究院已形成了以研究所自主创新为主体,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的产学研服务平台,配以完善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逐步打造出了一个专业化、国际化、网络化的技术转移体系。在此过程中,尤其注重以技术转移专业增值服务来助推创新发展。除了陆续建成的创新孵化大楼为企业提供适宜的物理发展空间、4幢高标准的人才公寓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等硬件服务外,研究院还着力打造了一个以提供增值服务为特色的软服务体系。这一服务体系涵盖了政策支持、科技金融、科技商务、知识产权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