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切换
新闻
沉淀在园区的江苏非遗——胜浦三宝
2019
07/11
11:15

今年是园区开发建设25周年。别看这是座年轻的新城,它所植根的这片土地可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呢。在园区东部的水乡胜浦,有三件宝贝,历史最长的有5000多年!是江苏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园区的文化瑰宝——胜浦三宝。

“胜浦三宝”是苏州工业园区胜浦街道居民世代传承的水乡妇女服饰、山歌和宣卷的合称,它折射出了传统胜浦生活的各个侧面,保留着诸多吴淞文化的原生态形式,内容丰富,特色鲜明。2007年6月,胜浦申报的“水乡服饰、山歌、宣卷”入选了苏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9年6月,“胜浦三宝”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胜浦水乡妇女传统服饰是流传于胜浦等地以水乡稻作农业为特点的古老妇女装束,据《胜浦镇志》记载,穿戴已有近5000年的历史。这种水乡妇女服饰的一般组合为:头梳、鬅鬅头、扎包头;上身穿大襟衣,拼接衫;下身穿拼接中长裤,腰束襡裙、襡腰,腿裹卷膀;脚穿船形绣花鞋。胜浦水乡妇女传统服饰是吴地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劳动人民服饰,反映了江南吴地历代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和积淀,并表现出本地区域民俗文化的风采,文化内涵极其丰富。



胜浦山歌据《胜浦镇志》记载,始于南宋,形成于唐宋年间,到晚清渐有气色,民国时普及,新中国成立初鼎盛。胜浦山歌是用吴方言吟唱的民歌,属带有民族和地方特色韵文的吴歌范畴,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作积累起来的口头文学,主要靠民间口头流传。目前保留下来的胜浦山歌尚有300余首之多,其格式工整规范,韵文抒情;语言质朴丰富,清新流畅;曲调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实为江南民歌中的一枝奇葩。



胜浦宣卷是以“宣讲经典”为特色的民间曲艺,滥觞于南朝时期的“佛教宣讲”,后融入隋唐时期的“法曲道情”,两宋时期渐成规模,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民国时期仍流行于南方诸地。据《胜浦镇志》记载,凡村民们乡村的庙会、教堂等民俗之事和农家婚庆、寿诞、搬新居、婴儿剃头等礼仪之日都要请宣卷热闹一番,以求保祈福、消灾,至今相沿成袭,还造就了一批胜浦宣卷的民间艺人。以前,在胜浦境内流行的宣卷古脚本多达近千部,截至目前,在胜浦境内民间艺人中仍保存有140余部,这在全国是极为罕见的文化遗存。



(盛轩)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