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17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直播报道。9月16号开始,《中国之声》连续6天推出特别直播《中国底气在这里》,首期上海篇关注了《上海——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17日,直播节目走进经济强省江苏,与您一起《解码江苏经济新动能》。点击回听节目
船到中流浪更急,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经济,既接受着称赞和“注目礼”,又承受着去年以来逐渐加剧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作为我国对美贸易第一大省和制造业第一大省,江苏如何展示自己的“战术实力”和 “战略定力”?
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江苏拥有全国最大规模的制造业集群,国内生产总值占到全国十分之一以上,2018年超过9.2万亿,经济总量已超过全球第13大经济体澳大利亚。
据南京海关最新统计,江苏省1—8月外贸进出口2834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其中,出口17790.8亿元,增长6.3%。欧盟替代美国成为江苏第一大贸易伙伴。就在不久前,随着最后一批A股上市公司发布半年报,江苏400余家上市公司完成了上半年业绩的集体汇演。江苏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继续保持上行趋势。在体现效益、质量的营收和净利润两项指标方面,营收保持增长的公司占比超过60%,净利润实现增长的公司占比近60%。改革开放以来,江苏与国际接轨程度不断加深,实际利用外资利润总额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世界500强企业中,有389家落户江苏。剑桥、牛津、斯坦福等世界名校在江苏设立技术开发和转移服务机构。
江苏最大的制造业城市苏州同时也是一座外向型经济大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占江苏全省比重的53.5%,占全国的比重为7.7%。其中,美国一直是苏州最大贸易市场国、重要的外资来源地和境外投资目标地。在贸易摩擦背景下,苏州如何迎难而上?请听央广记者朱敏、姚东明、景明的报道。
苏州工业园区是苏州经济的标杆,也是苏州对外开放的窗口。这里坐落着数千家企业,外贸占比很大。中国规模最大的电动工具生产制造基地之一的宝时得科技就是其中之一。宝时得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杨文基坦言,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公司不得不调整市场重心。一年多来,美国市场销售额从60%下降到40%。杨文基介绍:“从2018年开始调整到欧洲、中国的市场,还有调整到一些新兴的国家市场。比如巴西、俄罗斯、印度、东南亚以及中东和非洲市场。在欧洲市场,平均每年增长在30%左右。”
以2018年数据为例,在美国对华2500亿美元加征关税产品清单中,苏州涉案金额为281.4亿美元,占全市对美出口的48.7%,占江苏省的近60%;涉案金额占全国涉案金额的13%。苏州市商务局副局长曹国芬表示:“我们大部分产品在美国没有绝对的议价能力,只能相对的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不是绝对的,也不是足够的充分,承受能力会比较弱。从行业来看,主要涉及计算机、手机等电子信息产业。”
不过,今年上半年,宝时得科技总销售额依然保持15%的平稳增速。美国市场的门虽然关小了,但其他市场的窗开得更大。杨文基说,窗户能开得更大、更多,靠的是产品的创新。杨文基表示:“我们源源不断推出一些新产品,从产品上创新,从营销上创新,采取多渠道营销策略,推广品牌和产品。我们每年会开拓很多新产品投放市场,这些新产品可以给公司定价带来好处。”
只有自身产品过硬,议价权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宝时得深谙其道。记者调研时,恰好碰到与宝时得洽谈合作的智利客商卡特罗斯。他将宝时得的产品视作行业内的高标准。他说:“我们看中宝时得产品的质量,如果我们卖给顾客的产品不好使,他们肯定会不满意。所以质量是生命线。客户对产品满意,就是对宝时得的认可。宝时得的生产技术、市场理念等都是我们考虑的因素。”
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促进行业转型升级是苏州市相关部门对企业的引导方向。2019年以来,除了进出口额同比下降,苏州其他经济指标均实现了正增长。复杂的经济形势倒逼苏州苦练内功,加大创新力度,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做好自己的事情”让苏州面对动荡的外贸形势,依然十分淡定。2019年以来,苏州市高密度地制定出台了《关于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苏州市推进商务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等举措,加快全市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苏州市工信局综合处处长李刚强介绍:“坚定做好自己的事,包括产业布局、生物医药的规划和实施意见,集成电路苏州也制定了规划,先导产业创业集聚区也在打造。持之以恒地创新,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把自己的事做好。因为要自主可控、要产业链,只有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才能应对贸易摩擦。”
苏州工业园区孵化的本土制药企业信达生物成立仅8年时间,其研发生产的覆盖肿瘤、代谢疾病等领域16个药物品种进入临床试验,治疗多种癌症的信迪利单抗获批上市。成立之初,信达生物得益于苏州市政府的资金支持,如今它创造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未盈利生物科技企业IPO纪录,成为苏州市前沿科技的杰出代表。当企业正加速向前之时,中美贸易摩擦横生枝节。信达生物制药首席运营官周勤伟透露,企业目前正在寻找能替代美国的原料替代品:“现在大多数原料,从硬件大的仪器到小的耗材,再到前端的试剂都是进口的,还是以美国为主,所以我们现在在大量地寻找替代品。有些东西欧洲可以替代,日本可以替代,但周勤伟指出,最安全的当然是靠自己:“我们总是要走国产化这一条路的。”
目前,苏州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78%。苏州也在全力为企业自主研发提供良好环境,围绕产业创新布局,大力引进一批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掌握关键技术的高科技领军人才。苏州与中科院合作共建科技创新载体21家,占中科院在全国布局总数的20%;与清华大学合作共建13家,苏州成为与清华合作最多的城市。从苏州看江苏,从江苏看全国,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政隆认为:“中美经贸摩擦尽管给江苏发展带来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江苏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全省各界特别是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增强。这也是全国的缩影,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面对国际贸易领域各种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企业应当如何维护自身利益?江苏最大的进出口企业江苏苏美达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重要成员,作为2.3万家江苏对美出口企业的代表,苏美达集团利用国际贸易规则,通过“剔除法”“分担法”等消解额外关税负担,对内加强技术研发,把考验化为机遇。请听央广记者丁飞、景明的报道。
江苏苏美达集团有限公司是江苏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企业,2017年企业进出口总额64.5亿美元,其中出口30多亿美元,美国是企业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出口产品总额近5亿美元。此轮中美贸易摩擦中,以纺织、机电产品为拳头产品的苏美达集团首当其冲,直接涉税产品总额6800多万美元,其中又以纺织品、汽车轮毂和汽油发电机组三大类产品受波及最大。苏美达集团董秘、财务总监赵建国透露,企业选择积极利用国际贸易规则,正面应对,归纳起来叫“剔除法”。
“我们通过美国的客户来做,利用美国政府的公众评议程序,哪些上税目,哪些不上税目,美国是有公众评议程序的。企业通过每个客户、利用美国公众评议程序做他们的工作,争取从增税清单把这个产品剔除掉。”赵建国说。经过积极努力,苏美达出口的机电设备产品——交流劈柴机,已经从征税目录中成功剔除。不仅如此,对于暂时尚未从征税目录中剔除的产品,企业主动与前端生产商和美方客户沟通,站在长期合作的角度,积极分担由于额外征税带来的成本上升。赵建国将其称为“分担法”。赵建国说:“我们要做美国客户的工作,还要做我们供应商,就是现在国内工厂的工作,那么三方能不能共担?按照这种三方共担的机制来分担额外的10%。这是一种分担方法,就是成本分担。每一次危机出现的时候,机遇也是存在的,要抓住这种机遇,让企业能够实现弯道超越。”
面对当下的国际形势,中国企业如何扬长避短利用规则,坚定做好自己的事情?下面来听南京大学教授、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开放经济首席专家张二震带给我们什么建议?
张二震教授:“企业面对中美贸易摩擦要坚持用市场经济的原则去应对。因为关税实际上是一种在原有的价格基础上加了一个百分比。关税增加了我们的出口成本,那么美国也增加了进口的成本。那么怎么应对呢?主要是四个办法:一个是,我们的产品是独一无二的。美国加征关税,他是找不到替代的市场。这样呢,我们就让美方的进口商和消费者承担全部关税。像有些我们自己有核心技术的、有竞争力的产品就是这样的。第二种,是有替代性的市场,就是产品比较有弹性。那么我们按照产品弹性各自分担。比如你征收20%的关税,美国进口商和消费者分担10%,我们这边分担10%。第三个办法,就是进行产业链或者产业机构的调整。比如说把总部经济放在江苏,把一些简单的加工环节转移到海外。如果没有贸易摩擦,我们还是要这样做。有了贸易摩擦,不过是加快了这个速度。反而有时候也会把坏事变好事,成为我们转型升级的一个契机。第四个办法,就是要寻找替代的市场。比如说我们扩大对欧盟的出口,扩大对日本和韩国的出口,特别是扩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江苏以前高度依赖美国市场,经过这几年我们‘一带一路’的市场拓展,江苏的出口对美国的依赖度大大降低。总而言之,企业根本的应对方法,就是说来倒逼我们转型升级,倒逼我们全要素生产力的提高,倒逼我们的企业能够以技术和品牌来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所以贸易战对江苏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这里是中国之声特别直播《中国底气在这里》。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江苏。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强磁场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增资中国是不少跨国企业的内在需求和内生动力。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一大批各国企业扎根中国,与中国经济同成长,很多美国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一部分。产业链、价值链已经深深融入中国、深入江苏。
美国英格索兰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跨国公司,已经有148年历史。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刚刚开放的时候,英格索兰公司就是第一批进入中国的外企之一。英格索兰见证并享受到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红利。 英格索兰公司亚太区副总裁邓宁:英格索兰公司在中国有六大生产基地,其中在江苏就有三个。中国的业务占到公司亚太区的60到70%。近几年,需求放缓、成本上升,尤其是贸易摩擦给企业发展带来新的困扰,但公司更看重中国特别是江苏的营商环境好、员工素质高、市场容量大的优势。公司调整优化了在中国的生产布局,2017年在吴江就已经完成3500万美元的投资,未来还有扩产的计划。”
正是由于江苏近年来一直注重转型升级、积极采用机器换人、智能制造、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才让企业在危机中有回旋余地。江苏近年来聚焦科创资源要素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重点打造新型电力装备、工程机械、物联网、高端纺织等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
近年来,江苏经济持续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以南京为例,2019年上半年,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1%,继续位列全省和我国东部地区GDP超万亿元城市第一,连续9个季度保持在8%及以上的较高增速。来听央广记者杨明、姚东明的报道。
南京市日前宣布兑现2019年科技产业高层次人才经济贡献奖励政策。全市获得经济贡献奖励的人才数量跃升到5395人,是去年的13倍,奖励资金达8200多万元,对新引进80余名高薪人才的30家科技企业,奖补额近千万元。金斯瑞生物副总裁马志国:“使我们企业吸引人才更方便了。对于人才来说,除了得到公司的薪金收入,还有政府的补助、奖励,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留在南京、落户南京、创业南京,在南京奋斗。”
2018年以来,南京市实施了一系列含金量高、力度空前的创新支持政策。短短两年,已设立新型研发机构251家,累计孵化科技企业2000多家。2018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7%,总量首次突破1万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70%。南京着力打造集聚创新资源“强磁场”的做法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石化、钢铁等传统支柱产业同步加快转型步伐。南钢集团董事长黄一新:“把南钢从一个传统产业提升为一个新兴的高科技产业,也是一个绿色智慧的产业。我们未来的目标就是要成为管理市值达到1000亿美金的一个高科技的产业集团。”
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林峥介绍:“南京正进一步推进产业升级,打造新能源汽车、新型电子信息等一批‘产业地标’。计划能够顺利推进实施的话,就不光是保南京现在能够转型有初步成效,也保未来南京的5—10年一定是引领发展。”
应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为了给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空间,江苏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研究制定聚焦企业关切大力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系统综合集成为7类30条150项任务清单。江苏密集出台社会保险降费率、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富民创业担保贷款、重点群体税收抵扣等政策。江苏省每年需要在城镇就业城乡劳动者约22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技职校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就达90万人以上。解决了这部分增量群体的就业问题,也就稳住了就业大局。 江苏启动实施青年就业见习、青年就业启航等计划,为长期失业青年提供就业服务、创造就业机会。就在今天上午,南京市人社局举办了一场招聘活动。下面连线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刘莅。
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刘莅:“稳就业是我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毕业生群体历来是稳就业的重点群体之首,为此我们作了不懈努力。我们在南京53所高校实现了就业创业指导站的全覆盖,学生在校期间,我们就‘送岗位、送政策、送培训、送服务’。实施了‘宁聚计划’,以南京的简称‘宁’为谐音,让高校毕业生安心在南京集聚和发展。2019年的计划是组织千场招聘会,截至目前已经组织了680场,同时我们还组织了‘永不落幕’的网上招聘大厅,把企业和高校毕业生对接起来,让毕业生们很好地在南京找到就业岗位。此外,我们还更加注重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让高校毕业生就业时用其所长,与南京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相吻合,加强对接的精准性。
刘莅介绍,南京市促进高校毕业生会创业,积极为创业者提供从创业之初到创业成功的全链条的服务。现在高校毕业生创业蔚然成风,截至目前人数已经达到4644人,再创新高。全年的就业增长也很喜人,2018年全年实现了31.05万人的城镇新增就业,今年到目前已经实现了23.43万人。现在我们南京的就业市场是稳定向好的,求人倍率达到1.34,也就是说一个求职者可以有1.34个岗位供选择。
刘莅说,南京市让高校学生在校就能够得到见习培训,开发见习岗位,目前已经开发了151家见习单位,提供了5899个见习岗位。也就是说我们的高校学子在校期间就能够点击进入“宁聚计划”专栏,去选择见习岗位获得见习培训。南京市还积极“稳岗援企”做好服务,运用好失业保险,运用好政府的资金,来给予稳岗补贴、社保补贴,为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提供稳岗补贴,实现促进企业发展、稳就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共赢。
面对国际贸易摩擦和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政府和企业应当重点在哪些方面有所作为呢?全面改革开放下一步的推进重点在哪里?下面有请专家,南京大学教授、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开放经济首席专家张二震来谈一谈他的分析。
张二震教授:“中美贸易摩擦不是短期就可以解决的事。两个国家之间有贸易关系有贸易摩擦,这是正常的。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长期性的特点。那么我们怎么应对呢?对中国来说,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我们的战略定力,切实做好自己的事情,坚定不移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这是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本的对策。2018年中央工作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从要素和商品流动性的开放转向制度性的开放。什么叫制度性开放?就是规则和制度与国际通行规则的接轨,法制化水平、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竞争中立、环保标准、劳工标准以及营商环境的建设等等。这个方面我们江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我们的营商环境是应该说是逐渐在和法制化国际化的国际规则在接轨。我们要营造这样的环境,让国内外企业在江苏这块创业的热土上,平等的竞争和合作。通过开放来促进我们的改革,来倒逼我们的企业的转型升级,这个是提高我们江苏经济发展质量的最好的办法。那么对于企业来说,长期我们还是要靠技术,品牌、营销、渠道做好国际化经营。我们江苏的企业和我们的经济都有比较良好的预期,我们的就业还在稳定的增长。当然我们有些企业也遇到了暂时的困难,但是只要我们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让这个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我们政府在做好服务工作和保障工作,那么对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一个契机。”
欢迎继续收听中国之声特别直播《中国底气在这里》。今天我们走进经济大省江苏,与您一起《解码江苏经济新动能》。我们在地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到,江苏位于“一带一路”的交汇点上,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对江苏而言是贯穿着历史、现实和未来的重大命题。从历史上,扬州、苏州都曾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港口城市。徐州是古丝绸之路与大运河的连接点。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就是从南京出发,途径江苏太仓刘家港启程。
融汇古今的交汇点更是人流、物流、信息流和经贸往来的全面交汇。江苏出台了《高质量推进交汇点建设的意见》,目前已经建成20多个总投资470多亿元的境内外合作园区建设重点项目,目标力争到2020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突破1500亿美元。如今,江苏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江苏制造、江苏项目、江苏园区、江苏研发全球布局。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与项目、园区建设的探路者、建设者、创业者越来越多。
现在是中国北京时间17号中午1点、越南时间12点、缅甸时间12点15分、埃塞俄比亚时间早8点、巴西时间16号夜里2点。之所以提到这几个方位的时间,是因为这里有江苏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创业的布点。
江苏光伏龙头企业——天合光能投资建设的电池工厂在越南投产2年多,成为越南规模最大的电池生产项目。这是继马来西亚和泰国工厂后,天合光能在东南亚的又一个“走出去”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亿美元,配备14条先进的电池生产线,为当地创造了数百个就业岗位。前方的员工正在做什么?中秋节刚刚过去,这些坚守在异国他乡的建设者们还好吗?项目进展如何?他们又将用行动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我们来听记者早些时候与天合光能越南电池工厂生产主管31岁的李威的连线。
李威:“天合光能越南电池从2016年5月份开始筹建,当时做这个项目只用了6个月时间就已经达到了满产的状态,刷新了行业记录。中国企业的速度和质量,让越南同行刮目相看,也让我们赢得了尊重。在中越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下,天合越南产出和销售规模连续两年提升10%以上,一年的产能是一个G瓦。越南工厂近期开始了我们二期的新技术升级,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完成。”
纺织是江苏制造的代表,也是江苏行销全球的拳头产品,纺织业优势产能输出,既发挥了中国制造的技术管理优势,又塑造了中国在东道国的良好形象。2014年,江苏最大的进出口企业国机集团苏美达股份在缅甸仰光设立了首家境外生产基地——苏美达缅甸双赢服饰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援助缅甸减贫示范合作项目之一,5年来,公司完善配置资本、技术、渠道、品牌、制造等资源,实现了从跨国贸易到跨国经营的转变。
苏美达缅甸服装产业基地负责人施丽君:“欧洲国家对缅甸是免税的,所以客户对于缅甸这个地区还是比较感兴趣的,这里的人力资源也比较丰富。我们2014年开始一部分员工逐步过来,2014年以来4年多时间办了3家工厂。我们年初设定的经营目标是1亿美金,现在就剩最后一个季度了,每年的最后一个季度是淡季,在这个关键点上,我们要提提神、加加油。对于完成年底目标,我们很有信心。缅甸的班组长、积极分子我们会带他们到我们在中国国内的工厂学习,这对我们生产效率的提升很大,缅甸员工也很感恩。‘一带一路’给我们公司很大的发展机会,我们感谢‘一带一路’给我们的机遇。”
不仅中国产能、中国制造大踏步“走出去”,中国企业为了更好融入世界市场,也把研发机构向海外布局,这极大增强了其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18年前,江苏徐工集团首次把挖掘机、起重机等产品打入巴西市场。面对巨大的市场,五年前,徐工巴西研究院与徐工巴西制造公司同步投产。有本土研发支撑的中国工程机械在南美大陆逐渐站稳了脚跟。下面我们来听徐工集团巴西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天雷从2万公里外的巴西米纳斯州包索市发来的好消息。
周天雷:“我们整个公司的销售、制造、研发、管理四大这个团队有460个员工。其中中国员工有80个人,380个巴西员工,当地化的员工占比超过80%。我们工厂有1200亩地,是拉美地区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的基地。目前工厂生产六大类产品,有汽车起重机、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平地机。我们的产品已经覆盖整个南美大陆。巴西很多地方的施工条件跟中国国内比相差很大,比如说,我们环卫设备、垃圾清扫设备、垃圾转运压缩设备,由于巴西的道路水平比中国国内有很大差距。一开始,我们的产品出口到这边,就发现在过一些沟沟坎坎的时候,我们产品可能不太适合,必须要改进,来满足客户需要,这样的例子还很多。目前,我们六大类产品在当地已经取得30项发明专利。我们对市场的这种理解、了解比以往更加深入。能够去扎根市场之后,会发现以往得很多没有发现的机会。我们2018年生产销售有1200台,按人民币直接计算的话,价值约5.5亿元。我们保守地预计,我们今年要做到4.23亿雷亚尔,合到人民币大概7亿多,我们完成这个目标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园区经济是江苏开放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江苏省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园区已经成为江苏经济开放、发展、改革的试验田。江苏50%的GDP、50%以上的财政收入、80%以上的外资都在开发区。如今,这一大优势也成为江苏企业走出去的“王牌”。到目前为止,江苏企业投资在全球建立了近20个境外园区项目。中国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是我国首家“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园区。江苏红豆集团在柬埔寨开发的西港特区已经落户160多家企业,工业产值占到所在省产值的50%,成为务实合作的典范。
在东部非洲埃塞俄比亚,江苏企业投资的东方工业园成为埃塞工业经济发展的重大示范项目,也为中国中小企业抱团“走出去”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在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这片开发热土上,105家中国企业员工投身于国家“一带一路”项目建设,远离亲人,身处异国,他们有怎样的经历和感受?下面来听记者今天与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董事长、在埃塞俄比亚创业13年的卢其元先生的连线采访。
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董事长卢其元:“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我们在海外真的为我们祖国高兴,我们祖国强大,我们在海外更加有信心,有更大的保护。东方工业园我们现在已经有105家企业入驻,我们现在园区的一站式服务,包括海关、投资局、银行,一些政府部门全部入园,一站式服务,对园区投资者非常便利,这完完全全已经跟我们国内的园区是几乎是一样。我们现在用工量将近2万人,我们二期马上接下来要开工建设,我们准备在雨季过后,就大概10月份就要动工了。同时我们现在还有更大的一个设想,就是我们正在跟埃塞政府谈东方新城产城融合的一个计划,占地72平方公里。我们在这边把这个平台搭建好,对投资者来讲的话就少走歪路。埃塞俄比亚出口到美国的所有产品都是零关税,这个对我们出口美国产品的企业是有很大的优势,欢迎全国愿意走出来的企业,特别到非洲来的企业,欢迎你们到东方工业园来进行考察。”
就在半个月前,江苏又迎来了好消息!8月30日,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南京正式揭牌。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突出制度创新,聚焦实体经济,将着力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先行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江苏自贸试验区的实施范围119.97平方公里,涵盖南京、苏州、连云港三个片区。江苏省商务厅厅长马明龙表示,要把江苏自贸区建成高水平开放的新高地。马明龙:“集中资源,集成政策,加快绘制政策创新的路线图,同时争取跑出江苏改革开放的加速度,把自贸区作为我们推进开放的发动机。”
自贸区不是依靠优惠政策的洼地,而是制度创新、加快发展的高地。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罗群表示,作为南京片区的承载地,江北新区将加快构建创新生态。罗群:“就要按照国际的规则来办事,让更多的人员愿意到这里来。”
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丁立新说,将按照苏州自贸片区制造业、开放型经济为主的特色,加快自主的制度创新,推动自贸区发展。丁立新:“一个是产业的转型升级,一个是以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会培养3到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连云港港口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丁锐表示,自贸区的挂牌对连云港港口来说是一个大利好。丁锐:“改变了我们以往传统的物流模式和经营模式,要用制度创新、平台搭建来打造新的业态、新的物流链,港口的转型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
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在揭牌仪式上表示,要着力形成江苏自贸区独特竞争优势,及时将成熟改革经验向全省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等区域进行复制推广,推动自贸改革红利最大化。
自贸试验区的目的是探索开放的经验。如何在探索与改革中既放大开放红利,同时又维护好国家产业链安全?专家有何建议?再次有请南京大学张二震教授。
张二震教授:“中美贸易摩擦美国人给我们‘上了一课’,努力保护产业链的完整性是多么重要。我们要构建自主可控现代化产业体系,保障产业链的供应链的安全是多么的重要。这不仅它关系到国计民生,甚至还关乎到国家安全。虽然我们全国包括我们江苏产业门类比较齐全,产业链还比较完整,但是一些核心技术,一些关键技术,我们还有一些薄弱环节需要攻关。所以我们一定要以夯实产业基础能力为根本,以自主可控安全高效为目标,以企业和企业家为主体,以政策协调为保障,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坚持独立自主和开放合作相促进,要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产业基础高级化就是要创新驱动,产业链现代化,就是要安全可控,而且能够应对各种风险,要在开放合作中形成更强的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要建立开放型的自主创新的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这个就是要建立在自主创新的体系基础上。关键技术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求不来也买不来。我们要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把创新的主动权、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张二震教授强调,自主创新不是关起门来自己创新,而是要吸引整合全球的先进的创新要素,以我为主导的创新。我们要坚决反对技术封锁和贸易保护主义,美国封锁也封锁不了。因为中国的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而且是全方位的开放,包括向美国的开放。我们等待美国改正错误!本来这个世界就是相互依赖的,本来就是互利共赢的。自主创新,我们也不是自己创新,安全自主可控的产业链的全球价值链的体系,我们也不是说不要跟人家分工协作。我们“一带一路”的合作的倡议、建设的倡议,我们对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全球的企业开放我们的制造业的市场和服务业的市场。我们制造业是开放度最高的了,只有几个领域没开放,我们的服务业开放还有很大的潜力,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还有一些高端消费服务、一些行业要开放,包括金融、保险、医疗、教育等等。这样开放也是促进我们发展和改革的需要,也是适应人民高质量生活的需要。
张二震教授认为,中美经贸摩擦尽管给江苏发展带来了挑战,但江苏的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面对风险与挑战,江苏省坦然面对、底气十足:“我们的底气在这里,我们有强大的实体机经济的机制支撑。底气在我们有了完整的产业链,完整的工业体系,门类齐全。底气在我们创新驱动战略已经实施了好几年,我们很多东西在国际上面已经处于领先地位。所以这次面对中美贸易摩擦,美国对中国一些企业多征百分之几的关税,中国企业就加价百分之几,加税由美方企业承担。这就是底气!你没有替代的产品,你就得买我的买我的。你要征关税我就涨价,所以这个是美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当然我们不希望贸易战,贸易战都是两败俱伤,但是我们本来就是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产业分级,有些落后产能要淘汰。实际上中美贸易战在某种意义上加快了这一进程。本来我们自己也要改,这样的内外压力,我们加上自贸试验区制度开放的这些政策和举措,我们江苏经济完全能够这个底气来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挑战。”
感谢专家给我们做的权威评析!可以说无论是实践还是观念上,中国经济都给我们以坚定的信心和底气。在此轮中美摩擦过程中群众、基层干部和企业家的信心如何?我们来听一下记者的街采。
惠龙易通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文进:“中美贸易摩擦并不可怕,企业家应该有信心做好自己的事业,来抗击中美贸易摩擦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是要练好内功,未雨绸缪,不被暂时的中美贸易摩擦所影响,坚持走自己的路,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培育出更多的新动能、新业态,打造出新的经济增长极。”
苏州张家港沙洲职业工学院就业办公室主任韩洁:“中美贸易摩擦对学生的就业情况没有明显影响。我们今年毕业生总人数大概1020个,95%以上的同学要么就业、要么升学。我们对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行过摸底,和往年相比没有发现明显变化。”
大学生董梦成:“对于找工作的话,我们没有压力,我们现在做的就是把自己的专业技能学好,打好基础,这样才是我们找工作最好的方法。”
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吴向裕:“其实近年来,我们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对我们大学生就业很有利的政策。比如说,国家鼓励我们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政府、学校为我们广泛提供创业场地和资金上支持,在税务服务上、在法律服务上,各种利好条件激发了我们的创业热情。”
市民陈先生:“中美贸易谈判断断续续谈了很长时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很理想的结局。但不管怎么样,结果怎么样,对中国经济来讲我们很有信心,中国GDP增长每年都在6.5%,中国已经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总量大,韧性还强,作为普通老百姓,对经济充满信心和希望。”
镇江市工信局中小企业处邱亚:“今年继续加大降成本工作力度,为企业降成本涵盖用地、用工、用能、融资、物流、制度性交易6个方面、22条降本措施,预计全年为企业降本100亿元。通过‘一对一’精准对接,让全市中小企业对政策的知晓度、获得感和满意度都进一步提升。”
瑞祥科技集团副总裁左翌:“从今年看来,我们今年整体业务增长还是比较可观的,甚至高出了以往几个百分点。国家有很多政策给到我们,我们努力把企业转型升级。”
徐州市彭城重型机械总经理佟莉:“中国的改革开放,给了更多的人完成了自己梦想的机会。国家对民营企业相继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让企业做强做大。企业有信心,有干劲,有目标。”
徐州市发改委经济综合处处长赵欣:“全市205个市级重大产业项目,均实现了非常好的发展态势。新旧动能转换在加速,特别是全市重点培育的四大新兴产业,产值增速均在10%左右。应该来说,全市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变。”
不管乱云飞渡,信心坚如磐石。一年多来的中美经贸摩擦已证明中国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江苏也有信心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开拓一片新天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特别直播《中国底气在这里》第2期《解码江苏经济新动能》就到这里。本期节目监制:杨明、杨超,撰稿:姚东明、景明,编辑:刘红伟。感谢您的收听。明天的直播我们将走进浙江省,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