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11月7日电(毛丽萍 陈曦)一面微笑墙,幸福,就这样在江苏徐州丰县师寨镇政府的党史馆内“定格”。
近年来,丰县师寨镇围绕乡村振兴,积极推动农民住房改善和人居环境整治,致力于打造生态宜居、风光美丽的新型社区,让百姓享受乡村振兴红利;此外,该镇立足当地实际,以强镇富民为目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促进镇域经济快速发展。经过多年努力,当地政府积极探索出一条发挥自身优势、满足市场需求的食用菌种植富民道路。
行走在师寨镇各个村落,乡村硬化道路四通八达,平整规范的高标准农田随处可见,多个整洁美丽的新型社区跃然眼前,农业产业园、示范区点缀着这片希望的田野……村美民富产业兴,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正在师寨大地上书写开来。
搬新房 展新颜
十月的秋风宜人,瓦蓝的天空下一排排粉墙黛瓦的小洋楼映入眼帘,墙上竖体排版着村规民约,房前屋后点缀的各色花卉争奇斗艳;路的另一边,刻着小韩村村名的大条石横卧于花坛之中,小广场两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史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一应俱全……这里,是师寨镇小韩村新型社区,也是丰县实施新型社区建设的示范点之一。
58岁的魏增礼是2018年首批就搬进小韩村的,“领了房就装修,装完就赶紧搬进来了”,魏增礼笑着说,看到房子就觉得很喜欢。
“以前住的老屋是瓦屋头,混砖的屋,三间瓦房就是简单的隔开,房间少,我和老伴就只能跟老娘一起住一个屋”回忆起之前全家8口人一起住了30多年的老瓦房,魏增礼指着手机上的照片感慨道。
如今,用以前老屋,补上了7、8万元,魏增礼带着全家搬进了两套总面积300多平米的新房子里。新房子每套都是三室一厅,厨房,卫生间都独立了出来,一层还有个专门的老年房,“位置好,环境好,条件也好,不用跑到屋外面吃饭了,自来水管都打到天上了,马上还要通天然气了,而且卫生室也近,原来要二里来多路,现在百多米就到了,”说起现在的新房子,魏增礼赞不绝口,“现在有个三层楼的房子(两套),一人住一个屋都还有空闲!”魏增礼脸上笑开了花。
王环环是2019年从孙庄搬进小韩村的。从偏僻的老平房搬到窗明几净、小区环境整洁的新房,王环环也亲身感受到农房改善给生活带来的改变。“以前住的房子后面就是庄稼,现在住在漂亮的小区里,上街、接送孩子都方便多了,每天还有物业的人清扫街道,垃圾车按时收垃圾,住在这里舒服多了。”
近来,小韩村“两委”一班人积极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时借助土地增减挂钩的机遇,率先在全镇完成了新型社区建设任务。小韩村原占地面积504亩,582户,建成后的新型社区占地118亩,复垦土地417亩,小韩村共有建筑46栋,包括住宅楼42栋,828套(套房414套,暖心房414套)现已全部投入使用;社区配套绿化2.7万平方米、栽植树木5500株、新建道路2.4万平方米、铺设雨污管网4760米、人行道铺砖11万平方米、安装空调护栏3500米、安装路灯42盏,安置828户。
农民住房改善,老百姓的房子怎么建要老百姓说了算。师寨镇副镇长王磊介绍说,小韩村的建设方案,他们邀请了江苏万融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专家精心规划设计,围绕生态宜居和谐的要求,几易其稿,最后由老百姓投票决定,选择了目前呈现在眼前的特色鲜明、群众满意的规划布局和房型。
目前,师寨镇整体农民住房改善的村还有水韵春天及河畔田园。据介绍,2018年至今通过各类政策改善住房环境的居民共计4066户。
农民住房改善,直接提升了老百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幸福感。正如魏增礼所说,“觉得日子越过越好了”,新房子满载了新的希望和期待,带着师寨镇的百姓们驶向期待的美好未来。
改人居 美生态
夕阳西下,淡淡的余晖洒在波光粼粼的卧龙湖湖面上。
“这个湿地公园不是天然的,实际上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采用“氧化塘+人工湿地”方式打造的。”师寨镇副镇长王磊介绍说。
卧龙湖岸边草木葱茏,生长茂盛,湖中水体清澈流动,水中的水生植物随波摇曳。这样清透干净的塘水如何从污水处理转变而来呢?
王磊说,师寨镇氧化塘建于污水处理厂东面,设置表流层、潜流层及水生植物生态坑塘6处,氧化塘建设水体采用生态型生产生活污水综合净化方案,使污水处理厂流出的污水经氧化塘生态净化,转化为达标排放的水源,让废水成为湿地的流动水源。
“卧龙湖”湿地公园建设于2019年2月,投资约500万元,占地100余亩。铺设娱乐休闲广场800多平方米,并配套健身器材和水务知识科普栏;新建观景平台2处,新修木栈桥5处,新修环游道路1500多米。同时投入绿化配套资金280万元,广植各类乔木、灌木、地被、水生植物等,打造了集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活动场所,形成了环境优美、充满生态情趣的湿地公园。既解决了农村污水处理规模分散的难题,也优化了镇村的生态环境,把乡村建设得更加美丽宜居。
“下一步,我们计划在氧化塘湿地公园周边建设新型社区,用于安置有意愿进镇各村村民。”王磊说。
另外, 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农村水环境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惠民利民的实事。王磊透露,目前已建成日处理污水400吨/天的镇区污水处理厂1座,同时结合新农村规划建设,分别在小韩、古庙、史小桥、李庄新建了日处理污水110吨/天4座村级污水处理站。完成铺设污水管道11.1公里。全镇28个行政村119个自然村总户数15732户,改厕15256户,改厕率达96.97%;2019年新建村级14座35平方米的水冲式公厕,确保每行政村不少于一座公共厕所。
小菌菇 大产业
师寨镇是中国毛木耳之乡,毛木耳栽培已有30多年的历史,目前已经形成年产干木耳2.5万吨的生产规模,以毛木耳为代表的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全镇富民产业,师寨镇菌光互补产业园成为全省较大菌光互补生产基地。
魏玲今年44岁,家里5口人,3个孩子,每年靠种庄稼,玉米和麦子两季,日子过得结结巴巴,是该镇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她在菌光互补产业园承包了一个菌菇大棚,一年就利润3万多,很快摘掉了贫困户“帽子”,“ 以后还想再多包点棚,有技术员免费指导,而且也慢慢掌握了。”对未来,她充满希望。
韩本国,师寨镇小韩村党支部书记,也是菌光互补产业园负责人之一,他透露,产业园采取“公司+大户+贫困户”运作模式,吸纳带动低收入农户通过获取土地租让金、经营收益金、就业酬金、入股分红金“四金”实现增收脱贫。目前,小韩村105户贫困户,除了政府托底的,其他已经全部脱贫。他说,今年目标是再带50户,到年底助力全镇全部实现脱贫。
师寨镇党委书记王峒清介绍,师寨镇菌光互补产业园,规划建设高标准食用菌生产大棚1500栋,现已建成716栋,种植木耳2600万袋,年产值可达6000万元,纯收益2600余万元。
不止毛木耳,师寨镇还开始进军多元化发展食用菌生产,平菇、金针菇、姬松茸、灵芝……王峒清表示,除了加快生产,他们还延伸拉长了产业链,研发生产木耳营养粉、木耳酵素、木耳面膜等高附加值的产品,围绕“依托产业链、连接大市场、提升产销量”的总体思路,建立了镇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建成电子商务示范村2个、电子商务示范企业1个,完成电子商务交易额5000万元。
他透露,该镇还将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将园区建成集光伏发电、食用菌生产、农业科普、休闲观光等为一体的高标准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全面提高食用菌生产组织化程度,带动农户实现长期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