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切换
新闻
江苏制造回望“十三五”|启智焕新 增绿降耗——江苏制造“转”出发展新路径
2020
12/21
16:01

新华社客户端南京12月20日电(记者朱程)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连续五年全国第一,全国15.1%的领跑技术分布在江苏,超1/5高技术产品出口由“江苏制造”……“十三五”以来,江苏在加快发展中谋求转型,传统工业“脱胎换骨”,新兴工业“强筋壮骨”,绿色发展成为鲜明底色,为江苏高质量实现“两争一前列”提供动力。

优存量,谋求传统产业智慧之变

“以前是人围着衣服转,现在是衣服‘找’人。”在红豆股份衬衫厂智能车间,流水线上裁剪好的不同款式、颜色面料,依次准确找到对应工位,一旦质检员发现质量问题,还能精准退回修改。该智能车间投产后,红豆衬衫生产效率提高20%,交货周期缩短40%。

类似的省级智能工厂、车间,江苏有1952家。“十三五”以来,传统制造业占比近70%的江苏,在信息革命浪潮中识变应变求变,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赋能,加快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迈进。

江苏先后出台《江苏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综合奖补资金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加快智能制造发展的意见》《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文件,用政策引导鼓励企业自主革新,补齐产业短板、补强产业弱项。

众多江苏企业探寻持续升级强体之路。“十三五”以来,全省技改投资增幅均高于工业投资增幅,占工业投资比重由2015年的54.2%上升至2019年的63.3%,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0%,综合生产成本平均降低25%。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公司的电力装备智能制造等19个项目入围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江苏正致力于将工业互联网作为全省制造业升级的‘关键变量’,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实现传统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江苏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说。

为赋能更多中小企业,江苏先后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体验中心(南京、苏州)和国家顶级节点灾备中心,打造一批工业云平台、星级“上云”企业、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助力企业提质增效。徐工集团研发的“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已连接82万台设备,覆盖70多个行业领域,服务企业2000多家。

目前,江苏累计培育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61家、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95家、星级上云企业2940家,“上云”企业超30万家。

拓增量,聚力培育新模式新产业

集聚17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产业产值增速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产业综合竞争力位列全国第一方阵。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崛起,是“十三五”时期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十三五”期间,江苏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手抓存量,一手抓增量,以服务型制造和车联网、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加快培育壮大新模式、新产业,驱动产业结构优化。

2019年,《江苏省工业设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布,以工业设计赋能服务型制造,开展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业设计进千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工业设计发展氛围营造等行动,引领技术与产品创新。目前,江苏已拥有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305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327家,入选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项目、平台)11家、国家工业设计中心13家。苏州成为全省唯一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

在新兴产业领域,江苏专门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累计拨付资金86亿元,支持研发能力优、产业化带动作用强的企业和平台项目加快建设落地,并围绕集成电路、车联网、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软件和信息服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先后研究出台15项政策措施和行动计划,超前谋划和推动经济新动能增长。

以车联网为例,江苏获批建设首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已集聚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约300家,在产业链约60个节点上有相关企业布局。无锡建成全球规模最先进的C-V2X示范应用网络,形成全球第一个城市级开放道路示范环境;苏州率先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已落地无人环卫、无人物流、智慧泊车等多个应用场景。

2019年底,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2.8%,比2015年提高2.6个百分点;2016—2019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由3万亿元增加至3.78万亿元。

强骨骼,擘画工业绿色发展蓝图

长江及运河沿线清退过剩造船产能,太湖沿岸关停并转小化工企业,沿江沿海化工园区加快优化整合……“十三五”期间,江苏全面启动新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累计压减粗钢产能1788万吨、水泥产能1825万吨、平板玻璃产能2700万重量箱,化解船舶产能346万载重吨,累计关闭退出低端落后化工生产企业4100余家,超额完成国家和省定目标任务。

刀刃向内、壮士断腕,这是江苏坚定践行绿色发展的决心。从传统拼资源投入、拼低价竞争,到如今拼亩均产出、拼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江苏坚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加快提升产业“含绿量”。

一批企业加快引入先进节能技术。民营钢铁龙头沙钢集团,“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超200亿元用于环保设施等升级改造,实施热送热装、脱硫除尘、余热回收等近百项重大环保节能改造项目,并建成煤气、蒸汽、炉渣、焦化副产品和工业用水五大循环回收利用工程,每年循环经济产生的效益占企业总效益的20%以上。

一批园区加速推进循环化改造。在镇江新区新材料产业园,江南化工生产草甘膦所用的重要原料液碱,就是来自园区内另一家企业东普新材料生产时形成的副产品,每月用量约6000吨,一年可节约成本200多万元。“园区现已形成企业生产线内循环、企业间产业链循环、园区基础配套支撑产业综合循环的三级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模式。”新材料产业园党委书记贡振华说。

企业有机集聚,产业绿色循环。2016—2019年,江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8.1%,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三五”下降17%的约束性目标;全省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1.9%,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三五”下降18%的计划目标。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