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和江苏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性越来越高,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但是,当前我国企业还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能力明显不强。据2009年全国R&D调查,我国开展R&D活动的工业企业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5%。根据OECD的数据,2002年-2004年期间,瑞士、德国和奥地利开展R&D活动的企业超过50%,英国和法国超过33%。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0.71%,主要发达国家为2.5%-4%。
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不强,核心原因是缺乏“创新友好环境”,技术创新动力严重不足。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人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利益分配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创新友好环境”尚没有形成。
一是经济发展环境因素。目前我国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回报不如投资房地产、矿产业和资本运作,相当一部分企业还可以通过廉价劳动力、资源消耗获得快速发展,知识产权得不到良好的保护。在这样的经济发展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的收益很难得到保障,自然不愿意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二是人事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因素。企业技术创新必须有高层次人才,但由于我国人事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局限性,人才到企业就业的收入、地位、稳定性等均不如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导致企业里高水平创新人才短缺,留住人才困难,严重制约了企业创新积极性的提升和能力的增强。
三是企业税费负担因素。技术创新投入属于企业为未来和长远发展服务的战略性投入,只有在企业具有了比较好的利润积累和形成比较强的生存发展能力后,才能大量投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当前,我国和江苏企业的税费负担重,利润积累少,成为制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障碍。
江苏未来营造“创新友好环境”,可以采取以下四大举措:一是加大国家和江苏已经出台的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落实力度,让创新型企业能以最低的成本在江苏获得各种优惠政策的最好支持;二是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严格按照国家的各种节能减排、安全标准等法律法规要求规范企业的行为;三是对江苏勇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的优秀企业家予以表彰和奖励,促进企业家队伍的成长和壮大;四是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江苏企业之间的科技人员互访、互聘、互用,支持企业培养自己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