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切换
新闻
央行南京分行行长郭新明:金融支持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
08/21
10:58

来源:中国金融杂志

原标题:《中国金融》|郭新明:金融支持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郭新明‘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行长’

文章|《中国金融》2021年第16期

编者按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经济一度受到极大冲击。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金融形势,人民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守正创新,扎实履行中央银行职责,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围绕稳企业保就业工作重心,结合区域经济特点,迎难而上,精准施策,为辖区经济发展营造有利的金融条件。本专题特约请人民银行部分分支机构负责人,回顾总结一年多来辖内金融系统助力实体经济走出困境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和成效。

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前所未有挑战和异常复杂严峻的经济金融形势,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总行工作要求,紧密结合辖区实际,迎难而上,担当作为,在积极支持实体经济稳企业保就业的同时,全力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为江苏省夺取“双胜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撑。

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卓有成效

江苏省民营和外向型小微企业众多,在疫情中受冲击比较明显,许多企业面临经营困难和资金短缺,急盼金融机构鼎力相助。对此,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推动有关部门和金融系统齐心协力,扎实贯彻中央关于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的决策部署。

系统谋划、协同推进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坚持“几家抬”的理念,打出金融政策组合拳,全力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平稳健康发展。一是凝聚全省资源。推动江苏省政府实施“全省协同推进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十项行动”,在全省金融系统组织开展“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等八项专项行动,精准支持以纺织服装和电子通信为代表的外贸企业、以批发零售和文体旅游为重点的服务企业、以产业集群和供应链为依托的行业龙头和核心配套企业、以传统制造和“专精特新”为典型的中小成长型企业四类市场主体。二是突出政策协同。积极争取全国5000亿元、1万亿元两个批次的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全省投放了1710亿元,占全国下达额度近11.4%,惠及市场主体近18.9万户。协调财政部门整合全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对金融机构支持稳企业保就业进行奖补,2020年以来全省各类财政贴息和奖补资金共计28.26亿元。三是推进部门联动,建立企业名单共享机制,及时将发展改革、工信、农业农村等行业主管部门筛选的市场主体名单推送至金融机构,督促银行开展融资支持。

督促两项直达实体政策落到实处。2020年江苏省法人金融机构普惠小微贷款延期率位居全国首位,信用贷款占比居全国前列。2021年上半年,全省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对1712亿元贷款本金办理延期,延期率达82.5%;新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1521亿元,占全部普惠小微贷款的31.9%。6月末,全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2.04%,增速同比提高4.46个百分点;比年初新增3631亿元,同比多增1161亿元。一是加强考核督办。将两项直达实体政策执行情况纳入对辖内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金融机构的考核评价的重点内容。建立“按周监测通报、按月现场督导”的工作制度,运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强化两项直达实体政策的传导落实。二是完善工作制度。推动金融机构针对两项直达实体政策建立专门工作制度,有效落实内部尽职免责的要求,打消一线信贷人员的后顾之忧。目前,全省已累计向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提供央行奖励资金16.5亿元和免息再贷款资金195.6亿元。三是依托科技创新。在全省范围内创新开发“金融顾问App”,促进金融资源和企业需求精准匹配。推动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创新延期还本付息服务方式,推出线上纯信用产品。认真实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动商业银行改进内部资源配置和政策安排,积极推广“直达小微”的金融产品和“增量扩面”的信贷模式。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效率显著提升。强化支持重点,引导金融资源精准直达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和企业。一是开展外贸企业全面金融帮扶。联合多部门出台“金融支持外贸十条措施”,创设“出口信保+再贷款”助融机制,组织开展“外贸企业全面金融帮扶专项行动”和“外汇服务银企行”活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外贸企业特别是国际供应链龙头企业及核心配套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面对疫情以来外汇市场剧烈波动,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积极引导企业树立风险中性理念,组织金融机构开展企业汇率避险宣传1003场,为2950家企业定制了汇率避险方案。二是实施金融支持制造业专项行动。组织实施“金融助力制造业提质增效”“龙头核心企业融资对接”“供应链金融提质增效”等专项行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全省13个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的支持。2021年6月末,全省制造业本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8%,连续9个月达到两位数,增速同比提高4.8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50.6%。三是通过线上平台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人民银行南京分行主动与省有关部门沟通,利用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创设“再贷款再贴现金融产品”专版,开通“小微企业融资线上绿色通道”,对绿色通道内发放的普惠小微贷款给予风险分担和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大力发展供应链融资,截至2021年6月末,累计通过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促成应收账款融资4.57万笔、2.27万亿元,其中75.33%的融资支持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金额和笔数位居全国第一。

开拓创新营造良好金融环境

营造良好适宜的融资环境。认真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把握政策的时度效,为辖区经济发展营造有利的金融条件。一是融资总量位居全国前列。2021年上半年,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35万亿元,增量位居全国首位。上半年,全省新增本外币贷款1.56万亿元,同比多增1050亿元,贷款增量位居全国第二。二是融资渠道持续拓宽。抓住政策和时间窗口,充分利用境内外金融市场支持辖区发展。2021年上半年,全省企业共发行债务融资工具5728亿元,剔除央企口径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发挥票据融资功能,全国首批供应链票据落地江苏,并已实现13个设区市全覆盖,签发企业数约占全国五分之一。三是融资成本创近年新低。着力发挥LPR改革的政策红利,推动贷款利率水平稳中有降。顺利完成全省金融机构约6万亿元存量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其中法人金融机构提前2个月在全国率先完成转换。着力规范金融机构信贷融资收费,督促切实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2021年上半年,全省一般贷款、普惠口径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5.14%、5.19%,同比分别降低20个、34个基点。

统筹推进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试点。金融改革创新以点带面的局面初步形成,江苏样本、江苏经验不断涌现。一是区域金融改革取得重要突破。依托泰州“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改革试验区”建设,江苏省率先发布全国首个区域产业金融发展指数,创设“首贷服务中心”。指导昆山成功获批国内首家具有两岸特色的金融改革试验区,江苏省内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再添一城。二是征信创新试点助融稳企作用日益凸显。高质量建设苏州小微企业数字征信试验区,完善“征信+”融资服务体系,推动银行创新“信e贷”“关助融”等小微专属融资产品。截至2021年6月末,金融机构累计依托苏州地方征信平台为6.07万家企业解决了2.25万亿元融资需求,其中小微企业“首贷户”3.7万户。率先在全国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征信领域的试点应用,搭建长三角征信链,目前已在上海、南京、杭州等8个地区完成11个节点部署,上链企业1461万户,上链信用报告1490万份,促进了长三角征信一体化建设。截至2021年6月末,江苏省内金融机构依托征信链平台放贷1171户、金额达98.9亿元。三是金融支持自贸区建设成效显著。2020年,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发布金融支持自贸区建设指导意见,推出5大类33项利好措施,在自贸区推出9项外汇创新试点业务、开展5项跨境人民币创新试点。截至2021年6月末,自贸区内132家企业办理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业务金额18.74亿美元,41家企业办理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业务金额55.7亿美元;自贸区内金融机构和企业共计开展对“走出去”项目的人民币贷款以及跨境人民币综合服务等创新试点业务金额总计534.19亿元。

持续优化金融服务环境。坚持严管理、优服务,助力地方金融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一是外汇管理改革不断深入。持续推动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以及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增量扩面,试点以来全省15家试点银行为233家企业办理便利化收支业务431.68亿美元,已累计办理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业务4.71万笔、金额73.83亿美元,业务笔数和总额居全国前列。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总量进一步扩大,截至2021年6月末,全辖已有90家跨国公司参与、境内外成员企业已达783家;2020年至今,累计跨境收支86.04亿美元,境内归集下拨893.3亿美元。二是跨境人民币业务稳步推进。紧抓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试点先发优势,2020年以来为近667家企业办理跨境业务1810亿元,直接减少企业费用和创造经济效益近3亿元。在全国率先探索为守法稳健的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支持的新方式,审慎制发“稳健守法跨境人民币结算企业名单”,名单内企业共计2194家,新增授信510亿元。推动贸易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全省跨境电商项下人民币结算规模已达300亿元,累计服务小微出口商户6万余家。三是金融服务民生久久为功。出台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提质增效三年规划,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向“最后一百米”迈进。深化移动支付便民工程,全省基础公共服务领域和便民服务场景基本实现移动支付全覆盖。依托纳税信息统计分析系统筛选有纳税实绩的市场主体清单,精准帮助8600户企业首获信贷支持。持续推进数字人民币苏州试点,累计上线测试场景11万个,交易金额居全国试点地区之首。

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

央地金融监管协调新格局作用彰显。为落实国务院金融委决策部署,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推动成立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和省级地方金融工作议事协调机制并同向发力。一是推动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落地。认真履行召集人职责,召开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江苏省)会议,出台《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江苏省)工作方案》,明确央地协作的组织架构、主要职责和工作机制,推动协调机制在江苏层面有效落地。二是建立健全江苏省金融数据共享机制。制定发布关于建立金融信息共享机制的通知,目前已在六部门间形成113个共享数据项。整合人民银行、金融监管部门、政府部门、公安司法等数据,绘制区域风险“图谱”,以“总体风险分布图+单维度风险分布图”并辅以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分布图的结构呈现,直观展现区域风险状况,加强提示预警。

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有效化解。统筹发展与安全,着力做好疫情防控背景下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一是高风险农商行数量实现清零。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推动地方政府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专项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和任务分工,协调解决风险处置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按照“全面部署、重点突破、分类施策”原则,精准确定高风险农商行风险化解方式和措施,注重在风险监测、预警、提示、早期纠正等前端发力,压紧压实风险处置各方责任。目前,江苏省农信系统风险化解处置工作已基本完成。二是重点领域信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按照“房住不炒”的原则,认真落实房地产金融调控政策,压实重点调控城市责任。2021年6月末,全省房地产贷款余额增速比上年同期低4.2个百分点,上半年增量占全省贷款增量的比重同比下降4.4个百分点。定期监测排查全省大型有问题企业情况,配合地方党委政府稳妥做好出险企业处置工作。三是跨境资金风险防火墙作用显著。建立外汇形势分析工作机制和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分析工作机制,强化资金跨境形势把控和风险防化能力。开展高风险和重点外汇业务专项核查检查,严厉打击外汇领域违法违规活动。2020年至今,全辖共查处外汇违规案件687件,处罚没款1.13亿元;与公安部门密切合作,相继破获无锡“11·22”、镇江“8·17”、盐城“11·15”地下钱庄专案,切实维护了外汇市场秩序。

金融生态环境创建成效显著。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经过持续创建,江苏县域地区社会信用意识显著提升,金融法治环境显著改善,超七成县(市、区)金融案件实际执结率超过80%。2021年6月末,全省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较2010年初下降3.5个百分点。一是明确标准规范。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牵头协调包括14个省级部门、13个设区市和69个县(市、区)政府合力推进区域金融生态建设,形了部门协同、银证保广泛参与、省市县三级联动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网络。及时修订完善《江苏省金融生态县创建评价办法》和配套指标体系,引导地方政府树立正确金融发展理念,压实金融风险化解处置责任。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开展金融生态县创建活动,遵循县级自评、市级初审和省级复核程序,每年对全省设乡镇的县(市、区)开展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估并进行排名,对符合创建标准的授予“金融生态达标县”“金融生态优秀县”称号,对综合评估排名较为靠后以及排名大幅下降的地区则发出提示函予以督促。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