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切换
新闻
江苏自贸试验区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
2022
09/02
15:37

新华网南京9月2日电(赵子豪、刘巍巍)2019年8月,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经国务院批复设立,包括南京、苏州、连云港三个片区。3年来,江苏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

连云港片区重点发展港航物流、国际贸易、航运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旨在构建集国际运输、分拨转运、仓储配送、临港加工、交易及配套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中心。截至7月,连云港中欧班列“保税+出口”货物集装箱混拼模式平均为企业节省运输成本76%;港口短驳运输一体化运营新模式推动闸口人力投入减少43%、效率提升76%;国际班列整体通关时间压缩30%以上,国际班列集装箱过境效率提升75%,企业转运、仓储等成本节约60%;进口粮食“边卸边检边装”节约时间成本87.5%、运输成本60%。

为推动物流系统智能化、数字化,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打造多式联运货运电商平台——江苏蓝宝星球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大数据、北斗定位、5G等信息化技术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江苏蓝宝星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卫新表示,企业业务办理全程无纸化,提升车辆通行效率76%,助力运输企业日均运量增长36.7%。

苏州片区致力于打造制度创新活跃、开放底色鲜明、产业优势突出、创新动能强劲、营商环境优越的发展新热土,在抢抓机遇谋合作、聚焦转型促提升、汇聚资源优生态、深化改革求突破等方面均有探索。

苏州片区发挥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平台优势,加快共建“国际化走廊”,集聚新加坡苏州商务中心等项目44个,覆盖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领域。2021年,依托国家级境外投资服务示范平台、长三角境外投资促进中心等,苏州片区158家企业投资海外项目181个,中方协议投资额26.04亿美元。

苏州片区还设立全国首个地方国际商事法庭——苏州国际商事法庭,持续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苏州国际商事法庭成立至今,受理相关案件1600多件,涉案标的总额超75亿元。

为助力特色新兴产业发展,苏州片区推进《进口研发(测试)用未注册医疗器械分级管理办法》(“研易达”)试点扩面,完成20家企业58个研发项目的381批次产品备案,6家企业的7个新产品受益。

贝朗医疗旗下蛇牌学院是江苏首家外商独资的经营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企业高级运营经理沈唏表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曾面临无医疗器械注册证进口难等“卡脖子”问题,根据新的管理办法,苏州片区科研机构、研发或生产型企业可申请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研发(测试)用未注册医疗器械或零部件,以此加快医疗器械产品开发与上市速度。

南京片区依托自贸试验区和国家级新区“双区叠加”优势,累计形成160余项首创性制度成果。在持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南京片区在22个行业实行“一业一证”改革,缩减审批时间97%;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现产业类项目“拿地即开工”;打造全国首个区域集成评估改革示范区,累计节约成本上千万元。

为推进知识产权全链条运营,南京片区建成全国首个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的知识产权资产数字化交易平台;打造“互联网+金融+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为6000家企业提供线上融资服务;推动江苏省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在深交所挂牌发行,面向科技中小企业开发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促企业“知产”变“资产”。

下一步,江苏自贸试验区将对照国内一流的最好形态、对标国际公认的最高标准,不断推进首创式改革、差异化探索、集成式创新,加快建设一流自贸试验区。

(责任编辑:石兰兰)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