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切换
新闻
江苏淮安经济开发区招商有“妙招”
2025
03/26
16:12

中国财富网讯 “我们2022年8月来到淮安,参加了淮安区召开的招商活动。当年10月,我们第二次到淮安区考察时就签约落户了。”谈及为何如此迅速落户淮安区,淮安伟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缪美如坦言,是产业链的吸引坚定了企业落户的决心,“伟时专注于背光显示模组、液晶显示模组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而淮安区有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光电显示两大产业链条,与公司的发展需求十分吻合。”

江苏淮安经济开发区的产业链招商把上下游企业捆绑在一起,实现产业的高度集聚,打造了产业集群效应。据淮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房乃发介绍,园区作为淮安区工业发展的主阵地,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改革发展的“头号工程”,围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光电显示两大产业链条,深化同行业横向联动、上下游纵向协同,通过“靶向招商”进一步形成产业发展合力,并积极探索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展会招商等模式,以过硬招商实绩为区域发展蓄势赋能。

江苏淮安经济开发区全景

“靶向招商”形成产业集群

房乃发介绍,一年来,淮安区积极探索构建基金投资、贷款贴息、商业保理等一体化金融服务体系,围绕产业链补链延链环节,重点招引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

据介绍,2024年,淮安经济开发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为主导,新材料、智能装备为特色的“2+2+N”产业体系,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3个,其中百亿级项目1个,50亿级项目2个,协议引资额达500亿元。

淮安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02年3月,2006年获批省级经济开发区,2020年淮安区培育的首家民营企业共创草坪在上海交易所敲钟上市。

据房乃发介绍,高端装备制造是目前淮安重点打造的主导产业,其中,双环齿轮是全球散件齿轮生产龙头企业,南宝新材料是专注热固热塑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台资企业,惠民汽配生产的自动门是行业单打冠军,主供于高端客车与BRT站台门;此外,还有一些专用、通用成套设备生产企业,比如施塔德电梯、旭正机械等。

江苏双环齿轮精密齿轮加工车间

房乃发说,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是淮安经济开发区布局的新产业。开发区已初步形成了电子元器件产业集群的态势,集聚了一批国内外细分行业领域的“小巨人”企业,例如,捷群电子的母体企业厚声电子在全球排名前列;飞特尔、芯声微等生产的产品都在逐渐成为进口产品的国产化替代。日资的伟时电子生产的是压铸件、车载背光模组,晟唐生产的是室外LED显示模组,佰旺生产光伏逆变器、混合逆变器等,软屏主做圆形、球形等异形屏。

房乃发介绍,目前开发区已形成“1+N”的产业平台。“1”是指淮安经济开发区。其中,淮昆台资合作产业园和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园是开发区的主板块。淮昆台资合作产业园东片区,也是核心区,片区紧邻高铁东站,是台资项目、昆山机械和电子产业转移集聚的主要平台,现已入驻库比森轮胎、修正药业、日资的伟时电子等企业。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产业园是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已落户顺丰、邮政、利群、中通、跨航、德邦等近160家快递企业。

“N”是指落户乡镇的产业园区。淮昆台资合作产业园南片区位于城区南郊,与主城区仅隔了一条淮河入海水道,现已落户国信电厂、天好大数据等项目,南片区距石塘高速出口5公里左右,同时靠近上河港,航道标准为二级,港口年吞吐量达43万标箱,2023年已首次超越无锡,位列江苏省第一,货物经上河港通淮安港、上海港可一次报关,一次审批放行。新材料产业园位于淮安区西南,重点发展新型环保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产业,既有海螺水泥、建华管桩等传统建材企业,也有远大装配式建筑等新型建材企业。施河现代教育装备产业园已形成教育装备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电教装备、实验装备、绿色食品等产业。

“有呼必应、无事不扰”

淮安是一座底蕴厚重的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如画的生态水城、交通便捷的枢纽新城。房乃发表示:“便捷的交通与低廉的物流成本,为企业降低运营压力、拓展市场提供了坚实基础。”

据房乃发介绍,开发区通过“人才补贴+产教融合”双轮驱动,破解企业用工难题。对企业关键技术攻关类问题,邀请南京工业大学、淮阴工学院等走进企业开展交流合作。江苏晟唐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是受益者之一,其自动化生产线依托本地人才资源,2024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并计划拓展海外市场。房乃发强调:“人才是创新的核心,我们正打造‘政策引才、产业聚才、服务留才’的全链条生态。”

房乃发表示,淮安经济开发区还推行“全流程帮办+精准化服务”机制,开设绿色通道,实现项目审批提速60%。2024年,开发区为可川电子项目协调解决用地、环评等问题,推动其10亿元投资项目主体工程提前3个月竣工。

房乃发说:“我们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每月召开项目会办会,确保问题24小时内得到响应。”

“办事效率高,服务态度好,我们的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地方都帮助我们耐心解决,真的是有求必应。”可川新材料技术(淮安)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春华对淮安区的全周期服务赞不绝口。

优化项目全生命周期帮办工作机制,建立“一条产业链、一套工作方案”服务模式,落实好涉企行政检查立案备案制度,实现“有呼必应、无事不扰”,助力产业链加速发展……淮安区从细处下功夫,用实干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淮安区的项目服务不仅做到了审批“零障碍”、建设“零阻力”,更延伸触角、主动服务,帮助在建项目解决用工难题,做到了服务“快一步”。

“库比森汽车零部件项目设备进场安装时,就需要工程师在场以缩短设备的磨合期。因此在项目正式生产前,招聘员工成了项目方的‘烦心事’。为此,我们多渠道举行招聘活动,帮助项目解决招工难题。”项目帮办员万周介绍,在淮安经济开发区推进下,该项目已入职员工180人。

据悉,2024年,淮安区聚焦企业用工难问题,开展“新竣工投产企业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场招聘会”等招聘活动100多次,帮助伟时电子、达芯半导体等项目解决用工400余人,推动项目顺利竣工投产。

房乃发表示,“我们将以更优环境、更强服务,让企业‘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好’,为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注入新动能。”(刘强安 马丽华)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