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切换
新闻
扬州出口加工区落下“金凤凰”
2013
02/02
09:53

身在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内,在两三年内守着寸土寸金,扬州出口加工区力避“灯下黑”,一批“两头在外”新兴产业项目纷至沓来。享有“境内关外”的优惠政策,出口加工区正掀起一股高投资热,目前国内外18个项目正在其中筑巢、孵化、发展、壮大。

2007年8月,扬州出口加工区正式启用。起先因为区内项目少,一度开发缓慢,处于“田等秧”状态。有人形容:“好项目先进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处于‘灯下黑’的尴尬境地。”当年交付的一期工程四栋标准厂房,除了三栋、四栋厂房转让给凯发科技搞海水淡化设备项目外,一栋、二栋厂房遭遇闲置。

“耐得寂寞,才能迎来最匹配的。”出口加工区管理局规划建设部部长魏春明回忆说,当时决策层定下了一个“铁律”:除了区自建的四栋标准厂房和易倍得电子自建一座厂房外,没有好项目,就是地上“长草养羊”,也不能“捡到篮子都是菜”。“我们坚信,紧邻国家级开发区,出口加工区肯定会享有开发区项目的‘溢出效应’。”想通了这一点,出口加工区继续勒紧裤带上马二期工程六栋标准厂房建设。

着眼长远守着“金矿”,出口加工区终于迎来一批“金凤凰”。随着开发区“三新”产业的崛起,一批国内外新能源、新光源项目纷纷相中出口加工区。2009年3月,天威保变项目租用一期工程一栋和二栋厂房,至此区内一期标准厂房全部被租赁。二期工程前三栋厂房竣工后,香港晋皇科技空白光碟项目抢滩入驻,

目前已增资至9800万美元。投资近亿美元的峻茂光电早在二期三号楼封顶之际就已进场装修,2008年4月19日正式投产。天威保变吃下二期二号楼,目前生产马力加足,订单不断。加上一期的投资项目,预计今年天威保变在出口加工区内的产值将达到30亿元。去年4月,出口加工区启动二期后三栋厂房建设,川奇光电就吃尽几乎全部场地,拟在区内建设全球最大的电子纸生产基地。

“过去叫‘田等秧’,现在变成了‘秧等田’。”魏春明说,如今一、二期标准厂房15.1万平方米已经全部租赁完毕,今年“4·18”前启动面积2.7万平方米的三期工程建设,厂房已被峻茂光电抢订一空。一些项目像尚德太阳能因为慢人一拍,只好在区内征地自建厂房。

开发区新兴产业集聚高地、“境内关外”的快速通关,以及产品出口退税、设备进口免税、原材料保税等关税政策,使出口加工区真正变成了“寸土寸金”。目前,区内一期封关的1.47平方公里已基本开发完成,18家新能源、新光源等项目步入发展加速期。二期申报工作已经启动。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