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切换
新闻
苏州工业园区入选全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
2013
02/02
10:15

1月29日,住建部在北京召开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创建工作会议,公布了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苏州工业园区以高分成功入选,标志着园区城市建管理和服务信息化水平迈入了新阶段,“智慧园区、非凡城市”建设也将进入一个新征程。

1月29日,住建部在北京召开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创建工作会议,公布了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苏州工业园区以高分成功入选,标志着园区城市建管理和服务信息化水平迈入了新阶段,“智慧园区、非凡城市”建设也将进入一个新征程。

据了解,由住建部开展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新模式,旨在探索智慧城市建设、运行、管理、服务和发展的科学方式,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发展。

根据苏州工业园区创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规划及实施方案,园区在未来3-5年内,将以“智融服务、慧聚创新”为主线,适应“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趋势,积极完成智慧城市顶层架构设计,全面建成“三网、三库、三通、九枢纽”的智慧城市应用架构,形成“基础设施畅达易用、城市管理协同高效、公众服务整合创新、智慧产业快速发展”智慧城市运营体系,创新“以信息化推进新型工业化、以信息化推进城市化、以信息化推进现代化”的智慧城市发展模式,实现“宽带园区”、“协同园区”、“宜居园区”、“亲民园区”和“云彩新城”的“ 四区一城”智慧城市框架体系。

坚持“适度超前”战略,打造“宽带园区”

目前,电信、广电等宽带信息网络、高清数字电视网络已覆盖苏州工业园区全区,光纤入户、城市光网建设也已全面展开;户外WIFI覆盖在江苏省成功率先试点,实现全区主要商务楼宇、公共场所WIFI免费接入,形成了覆盖广泛、高速便捷的基础网络环境。按照国际最高标准建成亚洲首个Tier IV级数据中心,最大可提供1200万亿次计算能力、42万T存储能力,也成为智慧园区建设的主要运营支撑平台。

创建期间,苏州工业园区将继续坚持“适度超前”战略,响应国家“宽带中国”战略,推进电信等运营商进一步加强无线园区、光网园区、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等建设,积极开展三网融合试点,不断提升网络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打造“宽带园区”,建成高速、融合的智慧城市网络基础设施。

坚持“顶层设计”理念,打造“协同园区”

目前,园区已建成覆盖全区的电子政务专网和全国首个电子政务专有云;建成近百个业务系统,不断完善法人、地理、人口等基础信息数据库,并与各系统实现共享互通;建成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数字城管平台、食品安全监管平台、政企沟通平台、社区综合管理平台等一大批公共信息平台。

下一阶段,园区将继续坚持“顶层设计”理念,围绕园区信息化十二五规划部署,建成完善人口、法人、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库;完成综合集成的政务、教育、健康、社保、科技、人才、金融等九大信息枢纽;建成一站式的“政务通、企业通、生活通”综合应用平台,实现智慧城市各类信息、服务的整合共享、高效协同,打造“协同园区”,形成以“三通九枢纽”为核心的智慧城市应用架构,实现跨部门、跨网络、跨操作系统、跨数据库的数据和业务的高效协同。

突出“GIS应用”特色,打造“宜居园区”

当前,苏州工业园区已基本建立以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GIS)为核心的城市建设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坚持18年动态更新,建成650多个图层,对接43个系统,为规划、建设等16个部门提供服务,年点击量超过5800万次。

创建期间,园区将继续以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为基础,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和管理各方面需求,进一步强化地理信息综合利用,建成智能精准的国土、规划、建设、管理、环保、水务等一系列信息化应用系统和智慧城市建管体系,促进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逐步形成全面感知、广泛互联、高度智能的立体化城市建设和管理体系,打造“宜居园区”。

强化“亲商惠民”意识,打造“亲民园区”

截至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已在苏州市率先启用智能公交系统,建成电子站牌410个,完成70条线路、488辆公交车智能化改造,实现公交线路、公交站点全面电子化、智能化;建成基于自适应控制的智能交通管控系统,覆盖两纵两横交通干道,每日实时采集监控路口、车辆等信息60多万条,实现了交通管控智能化,提高道路通行效率15%以上;建成“大城管”模式的数字城管系统,实现了城市管理的“高效率、精细化”;启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环保系统,设立468个监控点,实现了污染源在线监测及环境质量预警监测;建成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覆盖全区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建成基本医疗云,实现“我的健康我管理”;不断提升劳动社保信息化服务水平,实现“应网尽网”,为70万会员提供在线服务,每天网上处理业务1.8万条;全区科技、教育、文化、人才等领域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社区服务、视频监控、肉菜流通追溯体系、69111便民热线等信息化项目也不断建成投运。

今后,园区将进一步强化“亲商惠民”意识,从企业、居民实际需求出发,将建成和完善交通、教育、健康、社保、食品安全等多个公共服务领域的信息化系统,实现公共服务的智能高效、用户体验的友好便捷,建成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打造现代化、人性化的“亲民园区”。推进“云彩计划”落实,打造“云彩新城”

为持续保持发展优势和后劲,苏州工业园区在2012年11月提出了云计算产业发展计划(“云彩计划”),将加速集聚云计算相关产业及项目资源、整体推进园区云计算产业发展,力争到2015年形成1-2个大型云服务商或云服务平台,培育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云计算相关企业达150家以上,产值达200亿元以上,带动软件与创意、融合通信、文化教育等产业产值达1000亿元。

在国家智慧城市创建期间,苏州工业园区将全力推进“云彩计划”落实,围绕智慧城市需求大力发展融合通信、电子商务、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信息产业,建成云计算硬件、服务、平台三大集群;通过政策和资金引导,探索“智慧城市实验室”等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智慧城市建设,打造国内领先的“云彩新城”。

园区信息化办表示,园区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和推进园区创建全国智慧城市工作,并将按照国家智慧城市的总体要求和规划,在制度、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予以保障,精心组织、认真落实,有计划、按步骤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