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项目7年无果负债14亿破产,等于赔掉166个2011年净利润
自2008年试产以来,江苏阳光(2.81,-0.01,-0.35%)已经连续四年净利润同比下滑。尤其是2011年,公司净利润同比降幅达到86.07%
理财周报记者 蔡俊/上海报道
江苏阳光(600220.SH)终于清理多晶硅项目,不再留恋光伏项目。
1月19日,公司发布公告,称由于多晶硅市场的不景气,子公司宁夏阳光硅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硅业”),因资不抵债已向法院递交申请破产清算。
这是又一起光伏神话的破灭。多名了解此事的人士均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这是产能过剩的必然结果。阳光硅业连年亏损,自身因素如项目滞后等原因也引人关注。
多晶硅项目踩错时间点
“光伏产业就是这样,当初做的时候一哄而上,就几年时间,现在产能过剩,倒下一大批。”一位能源行业的人士告诉记者。
资料显示,阳光硅业成立于2006年中旬,注册资本3.6亿元。其中江苏阳光出资2.34亿元,持股65%,中色(宁夏)东方集团(7.17,0.32,4.67%)、宁夏电力投资集团分别出资0.9亿元、0.36亿元,各自持股25%、10%。
实际上,当年借着光伏概念,江苏阳光的股价一度被爆炒,2008年最高峰时,股价甚至直逼80元/股,与如今不到3元/股相比,高出25倍。
“光伏刚退出来时,在苏锡地区一直有政府的补贴,很多企业就此扎堆。”前述人士向记者表示。
有了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江苏阳光彼时“雄心勃勃”。
资料显示,阳光硅业成立之初年产多晶硅1000吨,但在2007年4月正式动工时,首期产能却提升至1500吨,并聘请经验丰富的中国成达工程公司向阳光硅业提供关键技术、员工培训及工程设计。截至2013年1月19日,项目累计总投资达到17.8亿元。
如今看来,这笔大投资已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根据公告,1500吨多晶硅项目在2008年底就已试产成功,预计2009年3月全面投产,并与海润光伏(6.08,0.00,0.00%)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润科技”)签订供需合同。合同显示,阳光硅业要在2009年全年供应海润科技多晶硅1000—1200吨,供货时海润科技将按约定价格全部带款提货。
然而,当项目投产在即时,却遭遇金融危机,项目停滞导致与海润科技的合作陷入尴尬境地。
根据公告,计划的多晶硅项目并未在2009年投产,与海润科技的订单,除2008年预支的1.5亿元外,也因公司未完成批量供货而没有完成。
而停滞的项目到2010年正式生产后,却因当年多晶硅的价格大幅下降而造成亏损。虽然当年公司控股集团收购海润科技33.65%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却也止不住颓势。2010年江苏阳光净利润同比下降40.48%,主要原因就是阳光硅业的亏损所致。
“光伏行业这几年实在太差,多晶硅的价格一直下跌,亏损没办法。”江苏阳光董秘办公室人员表示。
一步错步步错,没踩准投产时间点,投产后遭遇到多晶硅产能过剩,阳光硅业近18亿元投资就这样付之东流。
江苏阳光计提大额坏账准备
“这个项目几乎没怎么赚钱,基本是亏的,还巨额投入,被清理是必然的。”一家光伏公司人士告诉记者。
盈利遥遥无期,江苏阳光去年起就开始着手处理多晶硅项目。
2012年10月公司发布公告称,阳光硅业自去年下旬起停产检修,原因系“多晶硅市场持续低迷,多晶硅生产成本倒挂,为有效降低多晶硅生产经营风险,减少经营亏损和日常经营支出”。公告还显示,去年上半年,阳光硅业平均每月亏损2300万元左右。
3个月后,一纸破产清算既出。
2013年1月19日,公司发布公告,称鉴于当前多晶硅市场情况和阳光硅业的连年亏损,阳光硅业“目前已资不抵债,已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公司已向当地法院申请破产清算,并被正式受理。
截至2012年年底,阳光硅业亏损2.47亿元,账面资产总额近14亿元,负债总额却高达14.48亿元,净资产-4615.62万元,已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14.48亿元的债务中,江苏阳光股份(5.67,-0.01,-0.18%)有限公司就占到12.74亿元,是阳光硅业最大的债权人。
更糟的是,多晶硅的亏损已连年影响江苏阳光的业绩。
根据年报,多晶硅2010年实现收入3.07亿元,占主营收入比例近10%,然而,当年公司为多晶硅项目投入3.1亿元,2010年净利因此亏损360万元。2011年,多晶硅占公司主营收入的比例进一步提升,占到12.61%。
1月29日,江苏阳光发布业绩预亏的公告,并将亏损的原因归结为多晶硅项目的资不抵债。实际上,自2008年试产以来,江苏阳光已经连续四年净利润同比下滑。尤其是2011年,公司净利润同比降幅达到86.07%,只有871万元,是2003年以来的最低值。此外,从2004年以来,9年无任何分红。
由于阳光硅业“所欠本公司的借款预计无法偿还,因此公司2012年度将计提大额坏账准备,从而对本公司2012年度利润造成重大亏损”。江苏阳光公告的这段文字,实质标志着又一个“光伏梦”的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