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切换
新闻
吴中:博济科技园给企业腾飞装上“加速器”
2013
02/08
11:21

明天,同济大学苏州研究院将正式落户吴中区木渎镇的博济科技园,苏州首届科技创业资本对接会也将启动。届时,博济科技园将召集红杉资本、高盛中国、摩根士丹利等30多家国内外知名风投机构,为200多家成长性企业搭建资本与技术的桥梁。

博济科技园相关负责人孙兰兰说,博济科技园将提供一个公共平台,通过高校、企业、社会资本之间的互动交流,为成长性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高等院校助力企业自主研发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成长中最缺的就是技术,如果在家门口就能请到专业人士做实验,那自主研发的脚步就更快了。

苏州市百助听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专业提供听力配套产品的供应商。公司总经理徐炜有着非同寻常的创业激情,2年来,他带领着创业团队从加工配套逐渐走向自主研发,目前已经拥有2个品牌,产品远销欧美。徐炜说,团队由20个人组成,其中大部分是研发和销售人员,现在公司销售的产品30%是自主研发,去年销售额约400万元,今年预计可以达到600万元。

如今,公司已经步入轨道,徐炜反而更加忧心。公司生产的听力保护器中有一个重要部件是防噪声过滤器,一直以来,这个部件都从瑞士进口。为了能彻底摆脱进口制约,公司与中科院声学所合作,尝试自主研发。防噪声过滤器在研发过程中需要做大量的声音实验,每次做实验都要跑北京,一去就是几个月,徐炜感到非常吃力。“如果自主研发成功,那么这个产品的成本至少可以下降80%”,徐炜说,可是由于企业本身规模比较小,与中科院的合作也不够紧密,因此研发过程相当缓慢。

听说同济大学苏州研究院落户博济科技园,徐炜格外兴奋。他说,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成长中最缺的就是技术,如果在家门口就能请到专业人士做实验,那自主研发的脚步就更快了。明天,苏州市百助听力科技有限公司将参加科技创业资本对接会,进行项目交流与对接。

八大实验室提供技术后盾

企业要发展,缺乏技术与资金;高校拥有技术,但有的专利长期“睡”在实验室。博济科技园要让两者握起手来。

一个科技型企业大约需要3年的生长周期,在这期间,“孵化器”便成了这类企业生长的家园。然而,3年过后,企业依然面临着内部与外部的双重压力,它们需要能提供更高端的技术、融资、营销等服务的“加速器”。“企业经过早期‘孵化’后,希望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缺乏技术与资金;高等院校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但有的专利长期‘睡’在实验室里,难以实现产业化”,孙兰兰告诉记者,博济科技园将依托当地经济发展优势和同济大学等高校的科研、技术、人才优势,整合资本、技术、市场等资源,打造一个以科技服务为基点,以投融资和技术服务为支撑,以产业集聚为效应的科技创新园。针对成长性企业的特点,博济科技园将提供中介、咨询、融资、人力资源、信息等服务。

据悉,同济大学苏州研究院落户博济科技园后,将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环保节能、土木新材料、新媒体设计、信息服务、轨道交通、汽车配件和工业设计八个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平台。

据悉,位于木渎镇金枫路的博济科技园,总占地面积91亩,总投资额约3.5亿元,是集创意型、发展型、总部型为一体的科技研发空间。目前,一期12栋别墅式办公楼竣工,可以容纳约200家企业,已经有20多家企业有意向入驻;1万平方米的酒店和2000平方米的会所等配套设施投用。

“加速器”紧扣当地产业结构

汽车配件实验室依托凯马汽车城,轨道交通实验室顺应轨道交通发展。科技园八大实验室紧跟木渎产业定位。

孙兰兰说,在后期运作中,博济科技园还将重点打造投融资、公共技术、科技成果转化展示三大重点平台。

投融资平台主要通过与国内外知名创投机构、天使基金的合作,每年举办10次以上的交流对接活动,安排企业(项目)进行路演;与银行、担保公司合作,构建完备的债权融资体系,探索“统贷统还”、“股权质押”、“持股孵化”等融资新模式。

科技成果转化展示平台将依托同济大学校方资源在博济科技园会所设立常设的上海高校科研成果集中展示和转化平台,建立实时的高校科研成果网络展示查询系统。

博济科技园由苏州博济堂科技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开发,此次选择落户木渎镇金枫路,并首次提出“加速器”的概念,正是看好了该镇乃至吴中区的产业结构,以及所在位置的区位优势。

孙兰兰告诉记者,博济科技园重点发展的八个实验室与木渎“销、产、研、学”的产业定位一致,与吴中区乃至全市的产业发展相吻合。比如,轨道交通实验室以培养轨道交通驾驶员和零配件研发为主,顺应了当地轨道交通的发展;汽车配件实验室则依托木渎当地的凯马汽车城及专业市场,有着扎实的产业基础。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