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壮大的产业集群经济
自2002年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强调依靠科技进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后,产业集群的发展进入了新一轮的战略调整阶段,产业集群在原有的“区域品牌”的基础上,不断开始强化自身品牌效应,其主要特征体现在区域经济由“生产导向型经济”转向“需求导向型经济”、“粗放型经济”转向“集约型经济”、“模仿型经济”转向“创新型经济”的发展模式。江苏省一直是中国的纺织服装大省,其产业集群的突出贡献主要集中在化纤、纺织、服装、家纺等领域。
近年来,江苏省涌现了一批“千亿产业基地”、“百亿产业集群”和“百亿企业”等业绩突出的纺织集群。苏州市吴江区、常熟市、江阴市被评为江苏省纺织服装的“千亿基地”,盛泽镇、虞山镇等14个镇被评为“百亿集群镇”,恒力、波司登、红豆等9个大型骨干企业被评为“百亿企业”。
据了解,在第十五届江苏省服装节上,这批“千亿产业基地”、“百亿产业集群”也走入人们的视野。以往服装节中的“主角”基本上是发展较早的苏南纺织产业基地,它们利用在展会中对集群优势的突出展示,来提升区域品牌的宣传力与影响力。而在本届服装节上,苏北承接产业转移的最新成果展示则成为了展会中的最大亮点。据了解,通过江苏省委省政府的跨江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苏北地区在战略调整、企业承接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产业发展迅速驶入快车道。其中,盐城市组织了下属地区建湖、射阳、阜宁等产业集群以强势阵容进行优势展示;宿迁市也组织了泗阳、沭阳、泗洪等地的产业承接区域品牌共同亮相服装节。除此以外,常熟市古里镇、梅李镇,吴江盛泽镇、震泽镇等一批老产业基地继续“联袂出击”,使参展人员与展商共同感受到其丰富的产业内涵与市场潜力。
据悉,自江苏服装节举办以来,江苏服装节组委会则高度重视通过参展交流用以推动苏南、苏北以及省内外全球纺织产业的信息交流。据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谢明介绍:“江苏省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工作已开展了11年之久,在此期间,江苏省拥有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共67个,其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认定的集群有近38个,涵盖领域十分广泛。这些集群共同坚持区域品牌的创新与创收,最终,取得不俗的成绩。”
如今,67个江苏省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数量又有了最新突破,有6个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新晋加入,持续扩充江苏省纺织集团军的优势力量。据了解,经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组织专家组的实地考察,6地已被列为新一批的纺织产业集群:即盐城市建湖县被评为江苏裁剪设备制造基地、宿迁市宿城区被评为江苏纺织服装名城、沭阳县被评为江苏包覆纱产业基地、江阴市长泾镇被评为江苏粗纺呢绒名镇、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被评为江苏家纺面料名镇、南京市高淳区东坝镇被评为江苏服装名镇。新集群的加入也将为江苏纺织产业的发展与壮大添砖加瓦。
市场交易额不断提升
苏州市吴江区、常熟市、江阴市是江苏省纺织服装的三大“千亿基地”。
近年来,身处江苏省的三大专业市场:中国东方丝绸市场、中国常熟服装城以及叠石桥家纺市场的交易额持续不断增长,共同引领与发挥在专业领域的产业优势。
2009年,吴江区盛泽镇东方丝绸市场的交易额为630.07亿元;2010年其市场交易额达710亿元,同比增长12.69%;2011年的交易额821.08亿元,同比增长15.65%;2012年的交易额900亿元,同比增长9.61%;而2013年1~10月份的交易额已达到825.35亿元,同比增长14.6%。
而以休闲装在业内闻名的常熟服装城在2009年的市场交易额为550亿元;2010年交易额达到650亿元,同比增长18%;2011年交易额为800.58亿元,同比增长23.17%;2012年交易额为1002.83亿元,同比增长25.3%,2013年的1~10月份的交易额已达到880亿元,同比增长14%。
同样,叠石桥家纺城近年来的市场交易额也出现节节攀升的趋势。据悉,该市场在2009年的交易额为300亿元;2010年的年交易额为350亿元,同比增长16.67%;2011年交易额为400亿元,同比增长14.29%;2012年交易额为450亿元,同比增长12.5%。在2013年的1~10月,其市场交易额已达到426亿元。
在三大专业市场交易额稳步攀升中,犹以常熟市的发展势头更为迅猛。中国常熟服装城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服装服饰专业集散地,占地面积约为3.71平方公里,营业面积约为300万平方米,服装城内拥有其男装中心、女装中心、童装中心、鞋业中心、演艺中心等共计35家专业市场及旅游购物平台。近两年来,常熟服装城在保留服装、服饰批发销售的基础上,还力推文化商旅的融合与发展,建成了集购物、演艺、餐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4A级购物旅游特色景区。
在时代大潮的不断推进下,吴江纺织服装产业的整体优势日趋显著,综合竞争实力也不容小觑。在第15届中国江苏国际服装家纺面料博览会上,吴江区盛泽镇也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纺织名镇”称号。近年来,由于盛泽镇不断加强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业集聚优势发展,使得纺织产业规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推进,集聚效应得到了有效释放,形成了以恒力、盛虹、鹰翔、新民科技等为代表的地标型企业。目前,该镇已拥有各类纺织企业2500多家,现已形成集研发、生产、市场、物流、服务为一体的配套体系,拥有从缫丝、化纤纺丝、织造、印染、织物深加工到服装制成品的完整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