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性产业中,发展哪些行业或选择何种路线将由企业决定,政府不再大包大揽——昨日召开的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透露,今后江苏将不再出台新的鼓励类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减少对产业发展的直接干预。
产业发展指导目录被称为“指挥棒”,江苏最新版本的工业和信息产业发展指导目录于2013年初发布,根据技术标准、安全环保要求对所有工业门类均明确了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的技术和生产工艺。
然而,越是政府鼓励的热门行业,到最后产能过剩越严重,光伏、钢铁、造船等行业是典型。宿迁市分管工业的副市长冯岩分析说,问题的症结在于片面追求GDP,对一些高投入、高产值的项目,地方政府趋之若鹜,产业门槛越到地方越被降低,优惠政策则层层加码,滋长了企业的取巧心理,助长了产能过剩。
“产业指导目录告别鼓励类,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精神。”南京大学教授钱志新分析说,以往政府总在告诉企业“该怎么办”,是“正面清单”管理,现在转向告诉企业“不要办什么”,是“负面清单”管理,“政府之手”不再干预微观经济活动,有利于消除“体制性产能过剩”。
“政府之手要实现‘归位’,改革要素资源配置是突破口。”省社科院院长刘志彪指出,行政手段配置资源的核心就是分配财政专项资金、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有的企业得到的政府补贴甚至超过利润,影响了市场公平。对此,省经信委提出,将优化创新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方式,实行有偿使用和奖励补助相结合。
据介绍,今后江苏经信部门将在研究行业趋势、企业动态和市场供需上下功夫,重点管好战略、规划、政策和标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维护市场秩序。近期将会同有关部门清理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按照宽进严管的原则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市场监管。(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