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江苏品牌少 实施品牌战略锻造经济“灵魂”
焦点热议
“江苏是经济大省,但不是品牌大省,更不是经济强省,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江苏缺少走向世界的品牌,我省总体经济状态处于价值链的低端……”21日中午,省人大代表、江苏金康达集团董事长姜滢正伏在桌上一字一句写议案。
“来参会时结合企业自身发展实际,提了个《关于设立品牌建设专项资金的建议》,没想到这两天在分组讨论时,引起大家热议。”姜滢说,“没有自主品牌就没有话语权,汇率波动、环境污染、质量安全、人工材料涨价……所有的风险都架在加工企业头上,利润率低得可怜,还相互间恶性竞争,这就是当前国内很多制造企业的真实生存状态。”
说起品牌建设,姜滢感触颇深:经常到国内外参加展销会,人们提到江苏制造,都说产品质量好,但牌子不太响。为什么?品牌意识太淡漠了。据他调查了解,省内企业近九成没有注册商标,在品牌建设上几乎“零投入”。没有品牌就享受不到品牌溢价,导致制造利润率低,企业就越舍不得投入品牌建设……如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省政协委员、省品牌学会会长徐浩然在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同样为品牌建设大声疾呼。据省品牌学会的研究数据,江苏共拥有“驰名商标”424件,相比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山东等省市,我省真正有影响力并“走出去”的国际性知名大品牌较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文化内涵、高利润率”的自主品牌更是稀少,行业和区域品牌的创新缺乏新的亮点,类似山东青岛、福建晋江、广东珠三角等著名品牌产业聚集区还相对空白。
“江苏的经济硬实力有目共睹,但作为地区软实力的品牌建设还要加大力度。”徐浩然在提案中进一步分析,现有的省名牌产品、知名品牌企业,主要集中在食品、纺织、机械和化工等产业中,而在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企业较少。从2013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可以看出,在上榜的29个品牌中,苏南5市共有25个,而苏北苏中8市只有4个,品牌分布在地域上十分不均衡。企业中只有苏宁电器排名13位跻身前50强,春兰、梦兰进入前100强。
围绕这一话题,代表、委员们普遍表示,江苏省经济总量超过5万亿,人均GDP超万美元,标志着经济质态到了转型提档升级的阶段,打造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品牌已迫在眉睫。虽然目前各地对获得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给予奖励,但那只是奖金性质,没有从体制机制上去推进这件事。其实,品牌建设同样是“微笑曲线”的高端。否则,技术水平再高,还是帮人做嫁衣,受制于人,享受不到品牌溢价。
“在品牌建设上,政府无形的手一定要使劲,像扶持科技创新一样支持品牌建设,实现‘双引擎’驱动。”姜滢说,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程,每年拿出巨额科技创新扶持资金,并配套税收优惠决策,极大刺激了我省企业自主创新的热情,使得我省区域创新能力突飞猛进,连续五年居全国首位。这一成功经验同样可用于推进品牌建设。据测算,政策引导资金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比例为1:4左右,如果能从省级层面给政策出资金,将极大激发我省企业的品牌建设热情。为此,姜滢建议,江苏应在全国率先以立法的形式促进全省品牌建设工作,由此加速打造江苏品牌群,使江苏经济在科技创新与品牌建设“双引擎驱动”下驰骋于世界经济舞台。在推进品牌建设领域,政府 “无形的手”大有可为,希望议案能通过并尽快上升到政策实施层面。
作为品牌专家,徐浩然则在建议中提出了我省强化品牌建设的具体目标路径——通过实施品牌江苏“五个五”宣传培育工程,锻造江苏经济的“灵魂”。争取在5年时间内,在省内的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城市品牌、个人品牌中,孵化出5个世界级一流品牌,塑造出50个国内一流品牌,孕育出500个国内知名品牌,培养出5000位高级品牌经营管理人才和品牌实践、品牌传播、品牌研究等从业人员。建设互联网、移动终端等相关的品牌传播平台,开设“品牌江苏网络数字博物馆”,为“江苏首批标志性品牌(领军品牌)”的50家企业建立一个数字展厅,充分展示企业的品牌业绩、品牌历程和品牌文化等,藉此强化全社会的品牌意识,提升江苏品牌群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