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切换
新闻
江苏:信息技术成工业强心剂
2014
08/08
17:24

 

 

图为扬子江药业集团全亚洲最大、年提取中药材达1万吨级的中药提取生产线

记者从江苏省经信委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江苏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55万亿元,增长10.6%,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幅分别高于全省工业6个和3个百分点左右,企业利税、利润总额分别增长16.4%、16.3%,亏损面持续收窄。近几年江苏工业结构调整的实践证明,只有潜下心来,专心研发,持续夯实基础,才能更快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才能更好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建设工业强省。

信息技术提升工业基础

促进信息技术在工业基础领域的深度应用,加快两化融合发展,是实施强基工程的关键手段。

江苏省经信委主任徐一平告诉记者,江苏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质效提升,一方面,得益于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政策措施,另一方面,工业强基工程的深入推进为重点行业稳定运行提供了强劲动力。当然,工业强基工程涉及面广、前瞻性强、影响力大,江苏重点从几个方面组织推进,其中以信息技术为关键实施强基工程,提升了工业基础能力发展水平。

促进信息技术在工业基础领域的深度应用,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是实施强基工程的关键手段。江苏从4个方面将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工业发展相结合。

一是提升基础零部件的数字化设计水平。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推广协同设计、逆向工程等系统,提高基础零部件研发能力。记者了解到,南京高精传动建立协同设计研发平台,极大地提高了逆向工程和并行设计能力,多品种小批量和个性化定制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多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二是提升关键基础材料的仿真分析水平。应用仿真分析软件,对基础材料结构强度、刚度、热传导等性能进行有限元分析,逐步优化关键基础材料结构性能。三是提升先进基础工艺的智能化水平。推动3D打印等快速成型技术在产品造型设计、快速制模等环节的应用,引导企业运用基于大数据的建模技术不断优化先进基础工艺。四是提升产业技术基础信息化服务水平。按照开放性、资源共享性原则,运用云计算和海量数据库,建立集工程数据服务、测试评价、信息咨询检索为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例如,江苏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采用虚拟研发模式,建立内燃机车三维协同设计平台,为产业链企业提供高性能仿真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产品系列化、模块化、数字化设计。“下一步,我们将更加注重信息化引领,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在工业基础领域的深度应用,有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徐一平表示。

创新发展是硬道理

以技术进步为核心实施强基工程,提升产业创新发展水平是江苏推进工业强基工程主要的发力方向。

记者了解到,以技术进步为核心实施强基工程,提升产业创新发展水平是江苏推进工业强基工程另一个主要的发力方向。通过实践,江苏摸索出一条实施强基工程的有效途径,即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创新为动力,整合产学研用资源,加强需求侧激励。

一是加强产业技术基础平台建设。围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共性需求,推动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江苏先后认定数控机床、船舶、光电等14个省级公共技术平台,推动全省85%的大中型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在工业基础领域建成近1000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013年江苏省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42%,加大对平台建设项目支持。今年江苏经信委已安排创新能力项目96项,专项资金1.16亿元,突破76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260多项专利。

二是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在工信部支持下开展工业强基院士行活动,对江苏省金属材料、碳纤维等领域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开展技术对接和咨询服务。组织关键共性技术、前沿技术联合攻关,推动南京工业大学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促进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膜材料与膜过程等先进基础材料发展。协同单位之一的久吾高科采用国际领先的膜技术对王子造纸废水进行处理,解决了当地群众十分关注的污水处理问题,实现了全球首例造纸废水“零排放”。组建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国产芯片与软件等一批省级产业联盟,推动交流合作,促进优势互补,实现创新资源合理配置。

三是加强产业发展与应用需求良性互动。引导企业以用户为主体,加强技术对接和战略合作,促进工业基础领域新技术新产品首批次、跨领域应用。鼓励工业基础领域产品参加具有标志性和影响力的试点示范工程招标,为工业基础产品推广应用提供初始动力,提高其市场认知度,拓展市场空间。近两年全省共认定首台(套)重大装备187个,省级重点推广应用工业基础类新技术新产品365个,年新增销售收入1366亿元、利税274亿元。武进不锈联合钢研总院、上海材料所等科研单位以及宝钢、东方锅炉等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加强产用互动,在超超临界火电机组不锈钢管产业化方面实现突破,同类进口产品单价由40万元降至20万元左右,不但解决了我国重大电力工程建设的卡脖子问题,也为国内企业节省了大量资金。

徐一平表示,下一步,江苏将更加重视工业基础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工艺的突破,持续推动产业高端化进程;进一步发挥好企业主体作用,营造良好强基发展环境,扩大强基影响力,持续注入强基行动动力。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