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切换
新闻
2013江苏申论热点:推进新型城镇化 提高苏锡常都市圈
2013
03/08
14:45

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13年我省要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和城市现代化水平。加快南京都市圈和宁镇扬同城化建设,提高苏锡常都市圈联动发展水平,增强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代表委员们认为,十年前,江苏省启动三大都市圈建设;十年后,“加快”、“提高”、“增强”三个词,则让三个都市圈有了新的定位。推进“新型城镇化”,成为2013年施政关键词。

其一,人口流动加快,城市基础设施跟不上,而城市人口机械性增加过快,就业岗位竞争压力大。

其二,选择经济发展渠道审核不严谨,不科学,不统筹,从而造成道路不畅,交通堵塞;

其三,学校不足,学位短缺;供水、供电、供气紧张;

其四,垃圾处理不了,浊水横流,河流污染,环境破坏;

其五,农民工问题和就业问题解决不理想,社会治安恶化,公共设施建设落后。

[目标]

按照江苏省的预定目标,今后全省人口将向“圈”集中,向沿海城市带和城市轴集中,而非圈、非带、非轴的区域,人口会进一步减少,但生态保育的状况却会更好,未来这些地区将重点发展成生态、农业、休闲的区域。差别化发展,是江苏省新一轮城镇化建设的显著特色。

[意义]

随着未来经济潜在增长率的下降,城镇化建设有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助力。事实上,城镇化水平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消费可以增长1200亿的幅度,城镇化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引擎。此外,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快城镇化建设和科学布局城市群的概念,这次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对江苏省三大都市圈建设的新构想新任务,也是应合了十八大的要求。

[措施]

第一,提升中心城市综合功能。从目前看,有的大城市虽然是中心城市,但还缺乏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围绕江苏省三大都市圈建设,苏南的目标是,加快南京都市圈和宁镇扬同城化建设,提高苏锡常都市圈联动发展水平,加强与上海的产业和空间资源互补,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核心地带。苏中是深化沿江开发,加快沿江城市建设步伐,强化中心城市功能,实施江海联动、跨江发展。苏北要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施沿海开发战略,促进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集聚发展,提升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综合功能。而在城市内部,则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辐射带动力,加快交通、水利、环保、教育、卫生、文体等公共事业发展,提升服务功能。

第二,优化城乡空间结构。对苏南地区城市提出加强城市用地增量管理,鼓励城市转型升级和内涵发展,而不是走“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苏中苏北城市提出集约用地,城市新区和开发区强调“紧凑建设”。城市既有建成区要在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基础上,综合高效利用城市空间,促进城市空间从地上到地下、从平面到立体的“转型”。

第三,推进小城镇差别化发展。小城镇集聚功能不强,是江苏省城镇化中的一个薄弱点,而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口过多涌向大城市。为此,城市带(轴)和都市圈地区的重点中心镇,目标是加快发展成为建成区集聚10万人以上的现代新型小城市。事实上,增强集聚功能,可以提高小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吸纳农业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有效带动周边农村地区发展。

第四,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实施农村饮水健康工程,努力实现城乡供水同水源、同管网、同水质、同服务,围绕村庄卫生、河塘清洁、垃圾收运、饮用水安全、畜禽粪便处理等方面,都要建立长效制度。

第五,健全城乡一体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公共资源配置上就要体现均衡,让大量农村人口享受到良好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要进一步缩小各类教育发展的城乡、校际和区域差距,解决外省到江苏和省内异地务工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升学问题,合理规划布局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第六,完善覆盖城乡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除了城市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等举措外,农村还要围绕发展镇村公交实施公路提档改善,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促进农民便利出行。

第七,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统筹考虑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根据大中小城市不同情况,稳妥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努力让流动人口安居乐业、各得其所。要制定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住有所居相关政策,完善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政策,加强城乡各项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的整合和衔接。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